一种荧光染色液配置方法及荧光染色液技术

技术编号:247967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将丙液与丁液混合以生成荧光染色液。在保证检出率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操作繁琐、过程耗时长,所需试剂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染色液配置方法及荧光染色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化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涉及一种荧光染色液。
技术介绍
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没有质体,营养方式为吸收,无吞噬作用。细胞壁含有甲壳质和β-葡聚糖。可引起人类,动物的疾病,称为真菌病,还可引起植物的疾病、人类过敏性疾病和真菌毒素中毒症。真菌侵犯人体常继发于其他疾患,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剤量X线照射;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低下;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其炎症反应多受抑制,也容易感染真菌;另外器官移植、导管插管、放疗等应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为真菌的入侵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由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出现,使原来不致病的真菌转为致病真菌。因此,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机体皮肤,寄生和腐生于表皮,毛发和甲板的角质组织中,引起浅部真菌病,简称癣病。临床最多见的浅部真菌病有: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在现有技术中,真菌感染在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直接镜检法(如KOH涂片或乳酸酚棉蓝涂片)及染色镜检法。上述方法中直接镜检法的缺点在于阳性率较低,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诊断,背景杂乱,灵敏度低,漏检率高,对操作人员专业识别能力要求高。而一般的染色镜检法包括:革兰染色、吉姆萨染色、PAS法、六胺银法(GMS)、银氨液浸染法(G-S)、Gridley染色法、粘蛋白卡红(Mayer’sMucicarminstain)染色法、巴氏染色法等。这几种特殊染色法优点在于:在控制好染色细节的前提下,可染出漂亮的真菌形态,容易辨识。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案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而且操作繁琐,用时长。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操作繁琐、过程耗时长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过程耗时长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包括: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将丙液与丁液混合以生成荧光染色液。优选的,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具体为:称取相应重量的氢氧化钾加入部分水进行充分搅拌溶解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二甲基亚砜、氯化钠和甘油,搅拌均匀至无分层现象,此时会放热,冷却至室温备用,得到透明无色清澈液体,命名为甲液。优选的,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具体为:称取相应重量的荧光增白剂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应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乙液。优选的,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具体为:称取相应重量的伊文思蓝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得到蓝紫色无析出物颗粒清澈液体,命名为丙液。优选的,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具体为:将乙液加入至甲液充分混匀,确保容器内无固体沉淀或絮状物,得到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丁液。优选的,荧光染色液由以下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荧光增白剂280.001-0.003%、氢氧化钾5-15%、二甲基亚砜3-6%、氯化钠2-5%、甘油5-15%、伊文思蓝0.01-0.03%,余量为纯化水。优选的,所述荧光染色液的配方优选为:荧光增白剂280.001%、氢氧化钾10%、二甲基亚砜4%、氯化钠3.6%、甘油10%、伊文思蓝0.01%余量为纯化水。,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将丙液与丁液混合以生成荧光染色液。在保证检出率的基础上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操作繁琐、过程耗时长,所需试剂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足部皮屑的成像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手部皮屑的成像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4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指甲屑的成像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4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阴道分泌物的成像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阴道分泌物的成像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腹股沟皮屑的成像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阴道分泌物的另一成像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阴道分泌物的另一成像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手部皮屑的另一成像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在目镜10倍,物镜10倍的情况下,通过荧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甲屑的另一成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本申请
技术介绍
所陈述的,现有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操作繁琐、过程耗时长,所需试剂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该方案具体如下:步骤1,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具体的,称取相应重量的氢氧化钾加入部分水进行充分搅拌溶解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甲基亚砜、氯化钠和甘油,搅拌均匀至无分层现象,此时会放热,冷却至室温备用,得到透明无色清澈液体,命名为甲液;步骤2,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具体的,称取相应重量的荧光增白剂28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应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乙液;步骤3,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具体的,称取相应重量的伊文思蓝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得到蓝紫色无析出物颗粒清澈液体,命名为丙液;。步骤4,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将乙液加入至甲液充分混匀,确保容器内无固体沉淀或絮状物,得到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丁液。步骤5,将丙液与丁液混合以生成荧光染色液。对皮屑、甲屑、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其检测效果见说明书附图1-5。从附图上可以看出菌丝和孢子结构清晰可见,易于识别真菌。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n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n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n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n将丙液与丁液混合以生成荧光染色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
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
将伊文思蓝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丙液;
将乙液以及甲液混合生成丁液;
将丙液与丁液混合以生成荧光染色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氯化钠以及甘油混合生成甲液体,具体为:
称取相应重量的氢氧化钾加入部分水进行充分搅拌溶解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二甲基亚砜、氯化钠和甘油,搅拌均匀至无分层现象,此时会放热,冷却至室温备用,得到透明无色清澈液体,命名为甲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荧光增白剂溶解于水中以生成乙液,具体为:
称取相应重量的荧光增白剂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应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乙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芳吕正和陈永洪余尧毅杜厚明杨海敏谢赦飞柯子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