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609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粉与20‑40wt%的胶粘剂混合均匀,得到膏状物;S2、采用点胶、网印、丝印或喷涂的方法将所述膏状物涂抹在均热板的上盖和/或下盖上;S3、在惰性气氛下,将涂抹膏状物的上盖和/或下盖进行烧结,得到所述铜粉毛细结构;其中烧结制度为:先由500‑600℃匀速升温至850‑1000℃,保温15‑20min,再匀速降温至500‑6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所述方法制备的超薄均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可以成型多种路径、宽度、密度的毛细组织,且多孔毛细组织大大提升了渗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均热板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器件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芯片的集成度,封装密度以及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这些都使芯片的热流密度迅速升高。热管具有极高的热导率且无需额外能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散热技术,均热板(VaporChamber)相比一般热管具有更突出的优点,其形状非常有利于对集中热源进行散热,但目前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故而优化生产配置显得至关重要。“毛细组织”是均热板的三大主要要素之一。对于厚度小于1mm的超薄均热板,传统毛细组织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将铜丝通过编织来实现的,这种生产方法存在诸多的缺点:1.传统毛细与产品贴合只能手工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对员工技能要求高,生产不良率高;2.传统毛细组织需要经过绕线,编织,清洗,贴附,切断,烧结工艺,开发周期长;3.不同产品的毛细不同,需要针对不同规格预备库存;<br>4.传统毛细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铜粉与20-40wt%的胶粘剂混合均匀,得到膏状物;/nS2、采用点胶、网印、丝印或喷涂的方法将所述膏状物涂抹在均热板的上盖和/或下盖上;/nS3、在惰性气氛下,将涂抹膏状物的上盖和/或下盖进行烧结,得到所述铜粉毛细结构;其中烧结制度为:先由500-600℃匀速升温至850-1000℃,保温15-20min,再匀速降温至500-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铜粉与20-40wt%的胶粘剂混合均匀,得到膏状物;
S2、采用点胶、网印、丝印或喷涂的方法将所述膏状物涂抹在均热板的上盖和/或下盖上;
S3、在惰性气氛下,将涂抹膏状物的上盖和/或下盖进行烧结,得到所述铜粉毛细结构;其中烧结制度为:先由500-600℃匀速升温至850-1000℃,保温15-20min,再匀速降温至500-6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铜粉的粒度为150~35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均热板的铜粉毛细结构的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幸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脉导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