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及卧式冷柜,该卧式冷柜包括箱壳及内胆,该内胆设置于该箱壳中,该排水结构包括:接水盒,该接水盒设置于该内胆中;蒸发皿,该蒸发皿设置于该箱壳的压缩机仓中,且固定于该箱壳的箱壳底板上;隔板,该隔板设置于该压缩机仓中,且位于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之间;以及排水管组件,该排水管组件连通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该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连接管;其中,该内胆包括内胆底板,该内胆底板形成台阶部,该台阶部位于该接水盒与该隔板之间;该排水连接管位于该台阶部与该隔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结构及卧式冷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关于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卧式冷柜。
技术介绍
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电器,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目前,依据卧式冷柜的制冷原理一般分为直冷卧式冷柜以及风冷卧式冷柜。直冷卧式冰柜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箱内结霜问题,箱内的结霜融化后形成的积水需要排出,一般采用在箱内的内胆底部设置排水孔,将积水直接排出至外部环境中。风冷卧式冷柜通过制冷设备直接朝向箱内送入冷风,因而具有箱内无结霜的优势,但是,制冷设置中的蒸发器的表面会结霜,因此需要定期对其进行除霜处理,除霜形成的化霜水往往也是通过排水管直接排放到外部环境中。上述这种直接将积水或者化霜水排放至环境中方式,不仅影响使用环境,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风冷卧式冷柜的排水结构及卧式冷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及使用上述排水结构的卧式冷柜,其通过排水结构将卧式冷柜工作时产生的化霜水排入压缩机仓中的蒸发皿中蒸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化霜水排放至环境中,污染环境及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其适用于卧式冷柜,该卧式冷柜包括箱壳及内胆,该内胆设置于该箱壳中,该排水结构包括:接水盒,该接水盒设置于该内胆中;蒸发皿,该蒸发皿设置于该箱壳的压缩机仓中,且固定于该箱壳的箱壳底板上;隔板,该隔板设置于该压缩机仓中,且位于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之间;以及排水管组件,该排水管组件连通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该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连接管;其中,该内胆包括内胆底板,该内胆底板形成台阶部,该台阶部位于该接水盒与该隔板之间;该排水连接管位于该台阶部与该隔板之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排水连接管为锥形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接水盒包括第一底面及侧壁,该侧壁自该第一底面突伸,该第一底面具有最低位置,该侧壁对应该最低位置处设置该排水口,使得该接水盒中的化霜水汇聚于该最低位置后自该排水口排入该排水管组件。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面还包括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分布于该最低位置相对的两侧,该第一斜面自该接水盒的第一侧边朝向该最低位置向下倾斜,该第二斜面自该接水盒的第二侧边朝向该最低位置向下倾斜;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对。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斜面包括导流槽,该导流槽将该第一斜面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自该接水盒的第三侧边朝向该导流槽倾斜,该第二区域自该接水盒的第四侧边朝向该导流槽倾斜,该第三侧边与该第四侧边相对,且该导流槽与该最低位置相连通。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斜面对应于该卧式冷柜中的蒸发器,该第二斜面对应于该卧式冷柜中的风机组,其中,该最低位置位于该蒸发器与该风机组之间,该排水口对应位于该蒸发器与该风机组之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排水管组件还包括波纹管,该波纹管设置于该隔板远离该台阶部的一侧,该波纹管连通该排水连接管与该蒸发皿中的注水孔。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注水孔自该蒸发皿的第二底面突伸,该注水孔包括环形侧壁及定位件,该环形侧壁围绕该定位件设置,其中,该波纹管的一端容置于该环形侧壁中且与该定位件相结合,该定位件使得该波纹管的端部与该第二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环形侧壁上设置缺口,该缺口的底边沿高于该第二底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卧式冷柜,包括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为如上所述的排水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卧式冷柜为风冷卧式冷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卧式冷柜,利用排水管组件斜向穿过内胆的台阶部与机仓隔板而连通内胆中的接水盒及箱壳的压缩机仓中的蒸发皿,避免了因内胆中的排水盒的位置高于压缩机仓的蒸发皿的位置导致的化霜水不易排出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检。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冷柜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卧式冷柜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结构中蒸发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冷柜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卧式冷柜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卧式冷柜100特别是一种风冷式卧式冷柜,其包括箱壳10及嵌设于箱壳10中的内胆20,其中,箱壳10与内胆20之间填充保温层(未图示)。箱壳10及内胆20的顶部设置透明的玻璃门体(未图示),玻璃门体结合于轨道101中,玻璃门体可于轨道101中左右滑动以打开或者关闭玻璃门体,轨道101密封于箱壳10及内胆20的顶部。内胆20具有内胆底板22,其弯折形成台阶部21,隔板12设置于台阶部21朝向箱壳10的一侧,且隔板12位于箱壳10的压缩机仓13中;其中,台阶部21与隔板12分别为直角结构。隔板12的一端固定于箱壳10的箱壳底板11上。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的卧式冷柜100,为了更清楚的示意,移除了箱壳10的背侧侧壁,背侧侧壁位于卧式冷柜100中远离使用者一侧。换言之,图1中卧式冷柜100的视角方向为卧式冷柜100的背侧。此外,为了更清楚的示意,图2中省略了图1中的箱壳10、隔板12及内胆20的部分侧壁与内胆底板22。结合图1与图2,卧式冷柜100中,接水盒30位于台阶部21的一侧,排水管组件中的排水连接管50位于台阶部21与隔板12之间,蒸发皿40位于隔板12远离台阶部21的一侧。其中,隔板12及台阶部21对应于排水连接管50的第一端部51与第二端部52分别设置对应的开孔,经由上述开孔使得排水连接管50能够连通接水盒30与蒸发皿40,将接水盒30中的化霜水朝向蒸发皿40中排出。其中,设置于内胆20的台阶部21上的上述开孔略高于设置于压缩机仓13中的隔板12上的上述开孔,使得排水连接管50自第一端部51朝向第二端部52倾斜,同时利用卧式冷柜100中接水盒30高于蒸发皿40的结构,使得化霜水顺利排放至压缩机仓13中的蒸发皿40中。本实施例中,蒸发皿40固定于箱壳底板11对应于压缩机仓13的区域。此外,台阶部21朝向内胆20的一侧设置盖板80、蒸发器60及接水盒30,其中,盖板80、蒸发器60及接水盒30自上而下(自内胆20的顶部朝向内胆20的底部)依次叠至。蒸发器60在形成冷气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盘管与翅片上会结霜,同时蒸发器60的底部嵌设有加热管(未图示),加热管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制热以融化上述结霜,结霜融化后形成的化霜水滴落至接水盒30中。上述接水盒30、排水管组件及蒸发皿40共同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结构,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结构,其适用于卧式冷柜,该卧式冷柜包括箱壳及内胆,该内胆设置于该箱壳中,其特征在于,该排水结构包括:/n接水盒,该接水盒设置于该内胆中;/n蒸发皿,该蒸发皿设置于该箱壳的压缩机仓中,且固定于该箱壳的箱壳底板上;/n隔板,该隔板设置于该压缩机仓中,且位于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之间;以及/n排水管组件,该排水管组件连通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该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连接管;/n其中,该内胆包括内胆底板,该内胆底板形成台阶部,该台阶部位于该接水盒与该隔板之间;该排水连接管位于该台阶部与该隔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结构,其适用于卧式冷柜,该卧式冷柜包括箱壳及内胆,该内胆设置于该箱壳中,其特征在于,该排水结构包括:
接水盒,该接水盒设置于该内胆中;
蒸发皿,该蒸发皿设置于该箱壳的压缩机仓中,且固定于该箱壳的箱壳底板上;
隔板,该隔板设置于该压缩机仓中,且位于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之间;以及
排水管组件,该排水管组件连通该接水盒与该蒸发皿,该排水管组件包括排水连接管;
其中,该内胆包括内胆底板,该内胆底板形成台阶部,该台阶部位于该接水盒与该隔板之间;该排水连接管位于该台阶部与该隔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水连接管为锥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水盒包括第一底面及侧壁,该侧壁自该第一底面突伸,该第一底面具有最低位置,该侧壁对应该最低位置处设置该排水口,使得该接水盒中的化霜水汇聚于该最低位置后自该排水口排入该排水管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面还包括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分布于该最低位置相对的两侧,该第一斜面自该接水盒的第一侧边朝向该最低位置向下倾斜,该第二斜面自该接水盒的第二侧边朝向该最低位置向下倾斜;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面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锋,李大伟,刘越,潘自杰,刘英志,马光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