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58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涉及凝结水再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箱体设置设置在支架上;上多孔板设置在箱体内,上多孔板位于上进水口的下方;下多孔板设置在箱体内,并位于上多孔板的下方,下多孔板位于下出水口的上方,出树脂口通过管道与下多孔板连通;滤元设置在排气口上,滤元包括筒体和固定座,筒体设置在排气口内且深入箱体内,固定座设置在排气口的外侧,滤元设有0.2~0.25mm的贯通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排气口畅通、树脂输送顺畅的前提下,排气口顶部安装精度为0.2~0.25mm的滤元,远低于离子交换树脂粒径,能够有效防止树脂流失,从而降低对制水周期的影响以及提高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
本技术涉及凝结水再处理
,特别是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300MW及以上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主要利用内部填充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凝结水进行除盐处理,保证凝结水系统水质。当高速混床运行一定时间后,内部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出水水质不合格,需要将离子交换树脂输送到再生系统进行体外再生,以恢复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能力,同时,将再生好的备用离子交换树脂输送到高速混床,但由于树脂粒径小,在水中的流动性很强,在输送过程中,混床进树脂阀门和顶部排气口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当高速混床内部水从顶部排气口溢流时,树脂会透过上多孔板,随着水流从顶部排气口流失,造成离子交换树脂损耗,进而影响系统制水周期和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防止精处理高速混床树脂流失,设计了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包括支架,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箱体设有上进水口,下出水口,进树脂口,出树脂口和排气口;上多孔板,所述上多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上多孔板位于上进水口的下方;下多孔板,所述下多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上多孔板的下方,所述下多孔板位于下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出树脂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下多孔板连通;以及滤元,所述滤元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上,所述滤元包括筒体和固定座,所述筒体设置在排气口内且深入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排气口的外侧,所述滤元设有0.2~0.25mm的贯通缝隙;其中,所述进树脂口位于上多孔板和下多孔板之间,所述出树脂口位于下多孔板的下方,所述排气口位于上多孔板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滤元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水帽,所述进水水帽设置在所述上多孔板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上多孔板为平面形,所述进水水帽与上多孔板的板面垂直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水水帽,所述出水水帽设置在所述下多孔板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下多孔板为向下突起的拱形,所述出水水帽与下多孔板的板面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下多孔板的下方设有集水板,所述下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板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下多孔板的底面与集水板之间设有数个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吊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排气口畅通、树脂输送顺畅的前提下,排气口顶部安装精度为0.2~0.25mm的滤元,远低于离子交换树脂粒径,能够有效防止树脂流失,从而降低对制水周期的影响以及提高出水水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高速混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滤元的主视图;图3是本申请滤元的俯视图。以上各图中,1、支架;2、箱体;21、上进水口;22、下出水口;23、进树脂口;24、出树脂口;25、排气口;3、上多孔板;4、下多孔板;5、滤元;51、筒体;52、固定座;6、进水水帽;7、出水水帽;8、集水板;9、支撑架;10、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箱体2,上多孔板3,下多孔板4和滤元5。箱体2设置设置在支架1上,箱体2设有上进水口21,下出水口22,进树脂口23,出树脂口24和排气口25,该支架1使得箱体2有一定的高度,从而便于从箱体2的底端排放使用。上多孔板3设置在箱体2内,上多孔板3位于上进水口21的下方,下多孔板4设置在箱体2内,并位于上多孔板3的下方。优选的,还设计了进水水帽6,进水水帽6设置在上多孔板3的下方。上多孔板3为平面形,进水水帽6与上多孔板3的板面垂直设置。上多孔板3可以缓冲从上进水口21下来的水,进水水帽6设有小型通孔,便于将上多孔板3上的水通到箱体2内。下多孔板4位于下出水口22的上方,出树脂口24通过管道与下多孔板4连通。同样的,还设计了出水水帽7,出水水帽7设置在下多孔板4的上方。下多孔板4为向下突起的拱形,出水水帽7与下多孔板4的板面垂直设置。出水水帽7设置在下多孔板4的上方,出水水帽7与下多孔板4有一定的高度,该高度的作用是防止凝结水中的树脂堵塞出水水帽7。水从出水水帽7内流出时,会有一定的吸引力,树脂极有可能堵塞出水水帽7的进水口。这里,出水水帽7具有一定的高度,下多孔板4底端凝结水在流动过程中,会使得树脂随之流动,从而避免树脂在出水水帽7的进水口堵塞。本申请的重在在于,设计了滤元5,结合着参考图2和图3,滤元5设置在排气口25上,滤元5包括筒体51和固定座52,筒体51设置在排气口25内且深入箱体2内,避免树脂堆积堵塞滤元5缝隙,进而影响高速混床的顺利排气。固定座52设置在排气口25的外侧,滤元5设有0.2~0.25mm的贯通缝隙(图3将缝隙进行了放大显示),水能通过缝隙排走而树脂不能透过。筒体51直径为0.8倍高速混床排气口25直径,确保滤元5的顺利安装。其中,进树脂口23位于上多孔板3和下多孔板4之间,出树脂口24位于下多孔板4的下方,排气口25位于上多孔板3的上方。滤元5材质为不锈钢,能够满足水质要求和进水压力。下多孔板4设置在箱体2内,并位于上多孔板3的下方,下多孔板4位于下出水口22的上方,出树脂口24通过管道与下多孔板4连通,出树脂口24可以直接将下多孔板4上方的树脂排出。此外,下多孔板4的下方设有集水板8,下出水口22通过管道与集水板8连通,通过该设计,能够增长箱体2的使用寿命。下多孔板4的底面与集水板8之间设有数个支撑架9,提高集水板8的支撑强度。箱体2的顶端设有吊耳10,用于起吊箱体2。将该高速混床连接在管道上,利用箱体2内部填充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凝结水进行除盐处理,保证凝结水系统水质,高速混床内部出水水帽缝隙小(纳米级),能够有效防止离子交换树脂从出水水帽7流失。当高速混床运行一定时间后,内部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出水水质不合格,需要将离子交换树脂输送到再生系统进行体外再生,以恢复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能力,同时,高速混床的进树脂口23和顶部的排气口25处于开启状态,将再生好的备用离子交换树脂输送到高速混床。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箱体(2),所述箱体(2)设置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箱体(2)设有上进水口(21),下出水口(22),进树脂口(23),出树脂口(24)和排气口(25);/n上多孔板(3),所述上多孔板(3)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所述上多孔板(3)位于上进水口(21)的下方;/n下多孔板(4),所述下多孔板(4)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位于所述上多孔板(3)的下方,所述下多孔板(4)位于下出水口(22)的上方,所述出树脂口(24)通过管道与所述下多孔板(4)连通;以及/n滤元(5),所述滤元(5)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上,所述滤元(5)包括筒体(51)和固定座(52),所述筒体(51)设置在排气口(25)内且深入所述箱体(2)内,所述固定座(52)设置在排气口(25)的外侧,所述滤元(5)设有0.2~0.25mm的贯通缝隙;/n其中,所述进树脂口(23)位于上多孔板(3)和下多孔板(4)之间,所述出树脂口(24)位于下多孔板(4)的下方,所述排气口(25)位于上多孔板(3)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体(2),所述箱体(2)设置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箱体(2)设有上进水口(21),下出水口(22),进树脂口(23),出树脂口(24)和排气口(25);
上多孔板(3),所述上多孔板(3)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所述上多孔板(3)位于上进水口(21)的下方;
下多孔板(4),所述下多孔板(4)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位于所述上多孔板(3)的下方,所述下多孔板(4)位于下出水口(22)的上方,所述出树脂口(24)通过管道与所述下多孔板(4)连通;以及
滤元(5),所述滤元(5)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5)上,所述滤元(5)包括筒体(51)和固定座(52),所述筒体(51)设置在排气口(25)内且深入所述箱体(2)内,所述固定座(52)设置在排气口(25)的外侧,所述滤元(5)设有0.2~0.25mm的贯通缝隙;
其中,所述进树脂口(23)位于上多孔板(3)和下多孔板(4)之间,所述出树脂口(24)位于下多孔板(4)的下方,所述排气口(25)位于上多孔板(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树脂泄漏的高速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元(5)材质为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治津陈海平胡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兰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