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平衡泵液装置、满液式蒸发装置及其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自平衡泵液装置、满液式蒸发装置及其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制冷系统的供液方式有干式热力膨胀直接供液和满液式供液两类。干式热力膨胀直接供液分为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三类,干式热力膨胀直接供液方式适合中小型的制冷系统;满液式供液分为重力供液和满液式泵供液,重力供液与满液式泵供液相似,适用于大型单层楼的制冷系统。满液式泵供液方式适合大型的系统,尤其是多层楼的制冷系统。现有满液式泵供液的制冷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通常采用卧式浮球式膨胀阀控制制冷剂液面的高度,但采用卧式浮球式膨胀阀结构,不能消除摩擦力和高压液体的影响,从而不能精确控制,仅仅适用于粗放控制。(2)液体制冷剂的供给量,是通过低压循环桶内卧式浮球式膨胀阀来进行控制的,低压循环桶的容积往往在1000升以上级别,因此,内部需要贮备的制冷剂重量较大。(3)蒸发器的液体制冷剂由外置泵直接提供,外置泵从普通的低压循环桶内吸取 ...
【技术保护点】
1.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液组件、阀组件和液位感受组件;/n所述泵液组件包括转轴、转轴驱动机构和叶轮组件,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电机转子和套设在电机转子外的电机定子,所述转轴内沿其轴线设置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一端封闭,另一端延伸至转轴一端端部,所述叶轮组件设置在转轴上,叶轮组件上设置有连通至流通通道的进液口;/n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结构阀腔,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供液口和泵液口,所述供液口位于靠近阀腔开口一端,泵液口位于靠近阀腔封闭一端,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套,所述阀套上设置有与供液口之间连通的节流开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液组件、阀组件和液位感受组件;
所述泵液组件包括转轴、转轴驱动机构和叶轮组件,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电机转子和套设在电机转子外的电机定子,所述转轴内沿其轴线设置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一端封闭,另一端延伸至转轴一端端部,所述叶轮组件设置在转轴上,叶轮组件上设置有连通至流通通道的进液口;
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结构阀腔,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供液口和泵液口,所述供液口位于靠近阀腔开口一端,泵液口位于靠近阀腔封闭一端,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套,所述阀套上设置有与供液口之间连通的节流开口,所述泵液口与阀套内部连通;
所述阀组件设置在泵液组件下方,转轴下端伸入到阀套内与阀套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转轴的流通通道与阀套内部连通,转轴伸入到阀套内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槽,初始状态下所述环槽与阀套之间形成封闭的环状腔体,此时供液口通过节流开口与环形腔体之间连通,同时转轴伸入到阀腔底部阻断泵液口与阀套内部之间的连通;
所述液位感受组件用于监测液位的变化,并根据液位的变化驱动转轴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位于环槽上端设置有回水湾,所述回水湾在转轴上形成朝环槽方向开口的腔体结构;优选地,所述转轴上位于环槽内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阀套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在阀腔内位于供液口所在平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分别与供液口和节流开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在阀腔内位于泵液口所在平面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分别与泵液口和阀套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口为朝阀腔开口方向面积逐渐变小的变截面结构;优选地,所述阀套上节流口的数量为多个,节流口对称设置于供液口轴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电机定子上下两侧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与电机定子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设置将电机转子罩设于两者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泵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感受组件包括浮球,所述浮球与转轴上端转动连接,使浮球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