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膜地暖、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955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膜地暖、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电热膜地暖在工作时分布电容引起的泄漏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而容易引起漏电保护器误操作,使电热膜地暖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所述电热膜地暖,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层、接地屏蔽膜层、绝缘层、电热膜层、绝缘隔热反射膜层,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热膜层之间还包括零线膜层;其中:所述零线膜层,用于接收由所述电热膜层与所述零线膜层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的泄漏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膜地暖、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
,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膜地暖、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管电热膜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发热均匀,避免了局部过热而导致产品烧坏或者引起燃烧的可能,安全性和舒适性高,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地暖等产品中。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电热膜地暖的结构示意图,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层11、接地屏蔽膜层12、绝缘层13、电热膜层14和绝缘隔热反射膜层15。绝缘体是不导电的,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一种绝缘材料是绝对不导电的。任何一种绝缘材料,在其两端施加电压,总会有一定电流通过,这种电流的有功分量叫做泄漏电流,而这种现象也叫做绝缘体的泄漏。按照美国UL(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保险商试验所)标准,泄漏电流是电路中的部分电流通过包括电容耦合在内的非理想的绝缘体,传导到其他非电路导电体的电流。电器设备或产品中,电网电流部分没有回入零线,而通过非电路导体直接流入大地的部分传导的电流。就是说,泄漏电流是指在没有故障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通过其周围介质或绝缘表面所形成的电流流入大地,称为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绝缘电阻的传导电流Ir,另一部分是通过分布电容的位移电流Ic。针对电热膜地暖,一般只考虑分布电容引起的泄漏电流。如图1所示,电热膜层14、绝缘层13以及接地屏蔽膜层12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平板电容结构,这种非电容形态形成的一种分布参数称为分布电容,实际上形成了平板电容。对于电热膜层14和接地屏蔽膜层12而言,聚乙烯材料的绝缘层13的绝缘电阻接近无穷大,因此,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绝缘电阻引起的泄漏电流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考虑电热膜地暖在工作时分布电容引起的泄漏电流,这些分布电容引起的泄漏电流虽然对人体并无损害,但是当其超过一定值时,会引起漏电保护器误操作,使电热膜地暖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热膜地暖在工作时分布电容引起的泄漏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而容易引起漏电保护器误操作,使电热膜地暖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地暖、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及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地暖,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层、接地屏蔽膜层、绝缘层、电热膜层、绝缘隔热反射膜层,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热膜层之间还包括零线膜层;其中:所述零线膜层,用于接收由所述电热膜层与所述零线膜层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的泄漏电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地暖,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层、接地屏蔽膜层、绝缘层、零线膜层、电热膜层和绝缘隔热反射膜层,所述零线膜层,用于接收由所述电热膜层与所述零线膜层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的泄漏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地暖在绝缘层和电热膜层之间增加了一层零线膜层,这样,对电热膜层而言,其首先与零线膜层形成分布电容,由此所产生的泄漏电流可以全部回流到零线,而零线膜层的零线与接地屏幕膜层的地线之间虽然有电容存在,但是它们之间的电压差几乎等于零,因此,几乎不可能产生电流,从而,解决了分布电容引起的泄漏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而使漏电保护器跳闸的问题,进而,提高电热膜地暖的工作效率。可选地,在所述绝缘隔热反射膜层上面还包括保温板层;所述保温板层,用于保温。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绝缘隔热反射膜层上面增加了一层保温板层,提高了电热膜地暖的保温效果。较佳地,所述接地屏蔽膜层上包含有镀锌钢丝网。上述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在接地屏蔽膜层上增加镀锌钢丝网,镀锌钢丝网是选用优质低碳钢丝,通过精密的自动化机械技术电焊加工制成,网面平整,结构坚固,整体性强,即使镀锌钢丝网的局部裁截或局部承受压力也不致发生松动现象,钢丝网成型后进行镀锌耐腐蚀性好,具有一般钢丝网不具备的优点,使得电热膜地暖更坚固,保温效果更好。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包括:变压器、控制继电器、漏电监测模块和电热膜地暖,所述变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继电器、所述电热膜地暖相连接,所述控制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漏电监测模块、所述电热膜地暖相连接,所述电热膜地暖与所述漏电监测模块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将接收的市电交流电压进行变换,并利用变换后的电压为所述电热膜地暖供电;所述漏电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热膜地暖的泄漏电流,当所述泄漏电流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控制继电器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所述控制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电监测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后,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包括:变压器、控制继电器、漏电监测模块和电热膜地暖,所述变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继电器、所述电热膜地暖相连接,所述控制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漏电监测模块、所述电热膜地暖相连接,所述电热膜地暖与所述漏电监测模块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用于将接收的市电交流电压进行变换,并利用变换后的电压为所述电热膜地暖供电。所述漏电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热膜地暖的泄漏电流,当所述泄漏电流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控制继电器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所述控制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电监测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后,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在电源和电热膜地暖之间增加了一个变压器,防止了电热膜泄漏电流通过漏电保护器、且当泄漏电流过大时而导致漏电保护器跳闸而影响电热膜地暖的正常工作的问题,并且,在变压器和电热膜地暖之间增加了控制继电器和漏电监测模块,由漏电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电热膜地暖的泄漏电流,当所述泄漏电流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关闭电热膜地暖的开关,起到保护作用。较佳地,所述漏电监测模块包括通信子模块;所述漏电监测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泄漏电流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所述通信子模块向所述控制继电器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可选地,所述漏电监测模块,还包括告警子模块;所述漏电监测模块,还用于实时监测当前温度、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和功耗,并当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功耗有任一异常时,通过所述告警子模块进行告警。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漏电监测模块还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当前温度、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和功耗,并当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功耗有任一异常时,通过其中的告警子模块进行告警,以通知用户发生异常。可选地,所述漏电监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泄漏电流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所述告警子模块进行告警。较佳地,所述变压器,具体用于将接收的市电交流电压进行一比一变换后,利用变换后的交流电压为所述电热膜地暖供电。上述较佳的是实施方式表征,可以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的市电交流电压进行一比一变换后,为电热膜地暖供电。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地暖监测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电热膜地暖的泄漏电流;当所述泄漏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膜地暖,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层、接地屏蔽膜层、绝缘层、电热膜层、绝缘隔热反射膜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热膜层之间还包括零线膜层;其中:/n所述零线膜层,用于接收由所述电热膜层与所述零线膜层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的泄漏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膜地暖,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层、接地屏蔽膜层、绝缘层、电热膜层、绝缘隔热反射膜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电热膜层之间还包括零线膜层;其中:
所述零线膜层,用于接收由所述电热膜层与所述零线膜层之间形成的分布电容产生的泄漏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地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隔热反射膜层上面还包括保温板层;
所述保温板层,用于保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屏蔽膜层上包含有镀锌钢丝网。


4.一种电热膜地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控制继电器、漏电监测模块和电热膜地暖,所述变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继电器、所述电热膜地暖相连接,所述控制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漏电监测模块、所述电热膜地暖相连接,所述电热膜地暖与所述漏电监测模块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用于将接收的市电交流电压进行变换,并利用变换后的电压为所述电热膜地暖供电;
所述漏电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热膜地暖的泄漏电流,当所述泄漏电流大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控制继电器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控制继电器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
所述控制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漏电监测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后,关闭所述电热膜地暖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刘松陈浩杨顺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