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登强专利>正文

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9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其包括有:一轴杆、一第一弹性圈、一C形扣件及一第二弹性圈,该轴杆仅需加工有一小径杆与一变形部,且该第一弹性圈与该第二弹性圈为一个相同的模具所重复制造的相同结构,即该第一弹性圈与该第二弹性圈并不会增加模具的开模成本,该第二弹性圈只要翻转将其圆环朝向轴环,就能于组装时将该第一弹性圈、C形扣件及第二弹性圈依序套于该轴杆的小径杆处,并挤压该变形部就能快速完成其结构的组合,据此通过该轴环与该圆环可消除C形扣件与该轴杆之间的金属磨擦或碰撞噪音,同时兼具有降低其组装难度与生产成本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脚轮组装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连结脚轮与椅脚的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脚轮轴结构,如图10所示,其包括直轴60、C形扣环61及塑料扣环62,该直轴60具有上、下环沟63、64,该塑料扣环62于其内面对应于直轴60上环沟63处设有一周凸缘621,且该塑料扣环62套设于直轴60顶端外,并使其内面凸缘621卡设于直轴60的上环沟63,另外该C形扣环61扣设于直轴60的下环沟64,该直轴60应用于该金属材质(铝合金)所制成的椅脚处,组装时以塑料扣环62端置入椅脚孔70内,让塑料扣环62能抵触该椅脚孔70,进而间隔该直轴60与椅脚孔70之间的金属碰撞,欲借此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但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一)、该直轴60需要加工有下环沟64以提供C形扣环61的组装,以及加工有该上环沟63以提供该塑料扣环62的组装,使该直轴60的加工成本提高,且该组装时也需要利用特殊工具将该C形扣环61撑开才能套设于该下环沟64,因此具有组装步骤多与组装难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轴杆,该轴杆一端插设固定于一脚轮,且该轴杆的另一端向外依序形成有一大径杆与一小径杆,而该小径杆的末端设有一变形部;/n一第一弹性圈,该第一弹性圈呈环圈状并形成有一外环面与一中心孔,且该第一弹性圈以该中心孔套设于该轴杆的小径杆,让该外环面同圆对齐该大径杆,该第一弹性圈于该中心孔一端开口边缘处延伸有一轴环,且该中心孔至该外环面的厚度为该轴环的厚度的二倍至四倍之间,而该轴环位于该小径杆的中段处;/n一C形扣件,该C形扣件由该变形部一端置入该小径杆,并使该C形扣件套设于该第一弹性圈的轴环,且该C形扣件的外径大于该大径杆的直径;以及/n一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TW 1071477961.一种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轴杆,该轴杆一端插设固定于一脚轮,且该轴杆的另一端向外依序形成有一大径杆与一小径杆,而该小径杆的末端设有一变形部;
一第一弹性圈,该第一弹性圈呈环圈状并形成有一外环面与一中心孔,且该第一弹性圈以该中心孔套设于该轴杆的小径杆,让该外环面同圆对齐该大径杆,该第一弹性圈于该中心孔一端开口边缘处延伸有一轴环,且该中心孔至该外环面的厚度为该轴环的厚度的二倍至四倍之间,而该轴环位于该小径杆的中段处;
一C形扣件,该C形扣件由该变形部一端置入该小径杆,并使该C形扣件套设于该第一弹性圈的轴环,且该C形扣件的外径大于该大径杆的直径;以及
一第二弹性圈,该第二弹性圈呈环圈状并形成有一外圈面与一轴孔,且该第二弹性圈以该轴孔套设于该轴杆的小径杆,让该外圈面同圆对齐该大径杆,该第二弹性圈于该轴孔一端开口边缘处延伸有一圆环,且该圆环的厚度等于该轴环的厚度,而该圆环结合该轴环而能够阻隔该C形扣件与该轴杆,该轴杆的变形部的扩张变形能够让该第一弹性圈、该C形扣件与该第二弹性圈限位于该轴杆的小径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弹性圈的脚轮枢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环与该圆环的端面皆呈凹凸状并形成有一波浪状环面,且该轴环与该圆环以该波浪状环面互相交叉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登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登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