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螺母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493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锁螺母及其使用方法,锁簧体安装在螺母体内;所述锁簧体包括卡端A、螺旋段、卡端B,卡端A、卡端B分别与螺旋段两端固定连接;锁簧体的内径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的栓体外螺纹旋紧,此时锁簧体存在弹性势能;当连接件和连接件彼此之间出现振动时,锁簧体依靠本身的弹性势能带着螺母体紧旋抱住螺栓配合恒定锁紧,避免了螺母体与螺栓连接出现松动,解决了螺母体与螺栓连接在振动的动态环境出现松动脱落的问题;将锁簧体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旋松至分离;锁簧体由于与螺栓旋合分离,锁簧体本身并未发生摩擦损伤,解决了传统刚性收口实现螺母与螺栓自锁对螺栓的损伤问题,使得锁簧体重复拆卸使用其锁紧性能不衰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螺母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紧固件领域,涉及一种自锁螺母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使用螺母和螺栓进行连接时,当两者连接的构件是处于静态的环境下时,为了防止螺母从螺栓上松脱,采用弹性垫片即可;但是对于在有振动的动态环境下,使用弹性垫片对螺母不能起到在螺栓的防松脱,需要采用自锁螺母,通过采用刚性收口即使内螺纹变形与螺栓外螺纹紧密接触形成干涉,从而到达防松锁紧的目的;但是,有时使用自锁螺母收口完以后,由于设备维修或者自锁螺母装配错位等原因,需要对自锁螺母取出再安装,由于自锁螺母在第一次收口以后,拆卸后再二次使用锁紧性能大幅衰减,无法满足锁紧性能要求,经第一装配后螺栓的螺纹因装配时干涉损伤严重也不可二次使用,所以螺栓、螺母都是成对的一次性使用和产品保养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螺母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锁螺母。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锁螺母的使用方法,其中,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锁簧体上的卡端A卡入螺母体上的锁紧槽,将锁簧体上的卡端B卡入螺母体上的锁紧孔,锁簧体的螺旋段位于螺母体的上台孔内;步骤二,将螺栓的栓体部贯穿待紧固连接的连接件A和连接件B的通孔内;步骤三,将锁簧体的内径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的栓体外螺纹旋紧,此时锁簧体存在弹性势能;锁簧体的内径紧旋贴在螺栓外螺纹的内径,或锁簧体的内径上下面紧旋贴在螺栓外螺纹的内径上下面;步骤四,当需要将螺栓与螺母体分离时,将锁簧体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旋松至分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自锁螺母,其中,包括:锁簧体和螺母体,锁簧体安装在螺母体内;所述锁簧体包括卡端A、螺旋段、卡端B,卡端A、卡端B分别与螺旋段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体上设有上台孔和内旋螺纹孔,上台孔直径大于内旋螺纹孔,上台孔与内旋螺纹孔连通后使得螺母体上形成能贯穿旋合螺栓的通孔;所述螺旋段的螺距与内旋螺纹孔配合螺栓的螺距相同;螺旋段安装在上台孔内,卡端A、卡端B分别间隔与上台孔内壁固定连接。将锁簧体的内径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的栓体外螺纹旋紧;锁簧体紧旋贴在螺栓外螺纹;当连接件A和连接件B彼此之间出现振动时,振动从螺栓传递到锁簧体上,振动使得锁簧体变形产生弹力,使得螺栓被迫压在螺母体内旋紧,避免了螺母体与螺栓连接出现松动,解决了螺母体与螺栓连接在振动的动态环境出现松动脱落的问题,实现了螺母体与螺栓的自锁连接。所述螺母体的上台孔段上分别设有安装卡端A、卡端B的锁紧槽、锁紧孔,卡端A、卡端B便捷快速卡入锁紧槽、锁紧孔,实现卡端A、卡端B分别间隔与上台孔内壁固定连接;降低安装时间。所述锁紧槽的中心线、锁紧孔的中心线分别与螺旋段的连接点连接至螺旋段内径圆心的连线,在水平投影的夹具角度α为85°~95°,保证锁簧体安装在螺母体内后,对螺栓锁紧力的稳定。所述卡端A、螺旋段、卡端B为一体式,三者的横截面均为圆截面,圆的直径相同,圆的直径最大为配合螺栓螺距的四倍。所述卡端A与锁紧槽间隙配合;所述卡端B与锁紧孔间隙配合;便于将卡端A、卡端B从锁紧槽、锁紧孔内拆装,相对于过盈配合,在使用时,卡端A、卡端B不会与锁紧槽、锁紧孔出现磨损变形,导致损坏。所述锁紧槽为圆形通槽;所述锁紧孔为圆形通孔,当卡端A、卡端B微度变形时,能在锁紧槽、锁紧孔上释放变形量,同时在卡端A、卡端B微度磨损时,杂质能从锁紧槽、锁紧孔的另一端排出,便于杂质的清理。所述螺母体均为合金钢材质或马氏体不锈钢中的任一种。所述锁簧体碳素弹簧钢丝或合金弹簧钢丝中的任一种,以满足拆卸重复使用的需求。所述上台孔的内径大于螺旋段的外径,使得锁簧体的螺旋段外径与上台孔内壁不接触,当振动的螺栓使得锁簧体被压缩时,锁簧体的外径变形量填充在螺旋段外径与上台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内,避免螺旋段外径体与上台孔内壁摩擦损耗,提高锁簧体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锁簧体的内径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的栓体外螺纹旋紧,此时锁簧体存在弹性势能;当连接件和连接件彼此之间出现振动时,锁簧体依靠本身的弹性势能带着螺母体紧旋抱住螺栓配合恒定锁紧,避免了螺母体与螺栓连接出现松动,解决了螺母体与螺栓连接在振动的动态环境出现松动脱落的问题,实现了螺母体与螺栓的自锁连接;将锁簧体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旋松至分离;锁簧体由于与螺栓旋合分离,锁簧体本身并未发生摩擦损伤,解决了传统的刚性收口实现螺母与螺栓自锁对螺栓的损伤问题,使得锁簧体重复拆卸使用其锁紧性能不衰减;而后再对需要紧固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再次使用锁簧体的内径和螺母体的内旋螺纹孔与螺栓的栓体外螺纹旋紧,在锁簧体的作用下螺母体与螺栓依旧实现稳定的自锁连接。解决了目前收口型的自锁螺母拆卸后二次使用锁紧性能大幅衰减以及螺栓的螺纹损伤不可二次使用的问题,降低了使用和产品保养维护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螺母体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螺母体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锁簧体主视结构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锁簧体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螺母体与锁簧体配合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A;2-连接件B;3-螺栓;41-螺母体;411-锁紧槽;412-锁紧孔;413-上台孔;414-内旋螺纹孔;42-锁簧体;421-卡端A;422-螺旋段;423-卡端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锁螺母,其中,包括:锁簧体42和螺母体41,锁簧体42安装在螺母体41内;所述锁簧体42包括卡端A421、螺旋段422、卡端B423,卡端A421、卡端B423分别与螺旋段42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体41上设有上台孔413和内旋螺纹孔414,上台孔413直径大于内旋螺纹孔414,上台孔413与内旋螺纹孔414连通后使得螺母体41上形成能贯穿旋合螺栓的通孔;所述螺旋段422的螺距与内旋螺纹孔414配合螺栓的螺距相同;螺旋段422安装在上台孔413内,卡端A421、卡端B423分别间隔与上台孔413内壁焊接式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将锁簧体42的内径和螺母体41的内旋螺纹孔414与螺栓3的栓体外螺纹旋紧;锁簧体42紧旋贴在螺栓3外螺纹;当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彼此之间出现振动时,振动从螺栓3传递到锁簧体42上,振动使得锁簧体42变形产生弹力,使得螺栓3被迫压在螺母体41内旋紧,避免了螺母体41与螺栓3连接出现松动,解决了螺母体41与螺栓3连接在振动的动态环境出现松动脱落的问题,实现了螺母体41与螺栓3的自锁连接。所述螺母体41的上台孔413段上分别设有安装卡端A421、卡端B423的锁紧槽411、锁紧孔412,卡端A421、卡端B423便捷快速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螺母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锁簧体(42)上的卡端A(421)卡入螺母体(41)上的锁紧槽(411),将锁簧体(42)上的卡端B(423)卡入螺母体(41)上的锁紧孔(412),锁簧体(42)的螺旋段(422)位于螺母体(41)的上台孔(413)内;/n步骤二,将螺栓(3)的栓体部贯穿待紧固连接的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的通孔内;/n步骤三,将锁簧体(42)的内径和螺母体(41)的内旋螺纹孔(414)与螺栓(3)的栓体外螺纹旋紧,此时锁簧体(42)存在弹性势能;锁簧体(42)紧旋贴在螺栓(3)外螺纹上;/n步骤四,当需要将螺栓(3)与螺母体(41)分离时,将锁簧体(42)和螺母体(41)的内旋螺纹孔(414)与螺栓(3)旋松至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螺母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锁簧体(42)上的卡端A(421)卡入螺母体(41)上的锁紧槽(411),将锁簧体(42)上的卡端B(423)卡入螺母体(41)上的锁紧孔(412),锁簧体(42)的螺旋段(422)位于螺母体(41)的上台孔(413)内;
步骤二,将螺栓(3)的栓体部贯穿待紧固连接的连接件A(1)和连接件B(2)的通孔内;
步骤三,将锁簧体(42)的内径和螺母体(41)的内旋螺纹孔(414)与螺栓(3)的栓体外螺纹旋紧,此时锁簧体(42)存在弹性势能;锁簧体(42)紧旋贴在螺栓(3)外螺纹上;
步骤四,当需要将螺栓(3)与螺母体(41)分离时,将锁簧体(42)和螺母体(41)的内旋螺纹孔(414)与螺栓(3)旋松至分离。


2.一种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了权利要求1中的锁簧体(42)和螺母体(41),锁簧体(42)安装在螺母体(41)内;
所述锁簧体(42)包括卡端A(421)、螺旋段(422)、卡端B(423),卡端A(421)、卡端B(423)分别与螺旋段(422)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螺母体(41)上设有上台孔(413)和内旋螺纹孔(414),上台孔(413)直径大于内旋螺纹孔(414),上台孔(413)与内旋螺纹孔(414)连通后使得螺母体(41)上形成能贯穿旋合螺栓的通孔;
所述螺旋段(422)的螺距与内旋螺纹孔(414)配合螺栓的螺距相同;
螺旋段(422)安装在上台孔(413)内,卡端A(421)、卡端B(423)分别间隔与上台孔(413)内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体(41)的上台孔(413)段上分别设有安装卡端A(421)、卡端B(423)的锁紧槽(411)、锁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惠光张红艳张明蕾许大伟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