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48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静态混合装置,包括:一管线,管线的两端的内周分别设有卡槽;两接头,两接头的一端分别设有凹槽,管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凹槽内,且管线的两端的外周分别与两接头过盈配合;两限位环,两限位环分别设于两卡槽内,两限位环分别抵设于两接头与管线的两端之间;一板元件,板元件设于管线内,板元件的两端抵设于两限位环之间,板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板单元,每一板单元分别呈螺旋状设置,每一板单元的中心轴线呈同轴设置;两紧固件,两紧固件分别套设于管线上的两端,两紧固件的内周分别与两接头的一端的外周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流体分割混合效率高,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态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混合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静态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上的流体分割混合设备结构复杂,需要对流体先进行分割后,再对分割后的流体进行混合,导致流体至少在两个设备中进行操作,且设备连接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混合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流体分割混合效率高,成本较低的静态混合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态混合装置,包括:一管线,管线的两端的内周分别设有卡槽;两接头,两接头的一端分别设有凹槽,管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凹槽内,且管线的两端的外周分别与两接头过盈配合;两限位环,两限位环分别设于两卡槽内,两限位环分别抵设于两接头与管线的两端之间;一板元件,板元件设于管线内,板元件的两端抵设于两限位环之间,板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板单元,每一板单元分别呈螺旋状设置,每一板单元的中心轴线呈同轴设置;两紧固件,两紧固件分别套设于管线上的两端,两紧固件的内周分别与两接头的一端的外周过盈配合。r>上述的静态混合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管线,所述管线的两端的内周分别设有卡槽;/n两接头,两所述接头的一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管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管线的两端的外周分别与两所述接头过盈配合;/n两限位环,两所述限位环分别设于两所述卡槽内,两所述限位环分别抵设于两所述接头与所述管线的两端之间;/n一板元件,所述板元件设于所述管线内,所述板元件的两端抵设于两所述限位环之间,所述板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板单元,每一所述板单元分别呈螺旋状设置,每一所述板单元的中心轴线呈同轴设置;/n两紧固件,两所述紧固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管线上的两端,两所述紧固件的内周分别与两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外周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线,所述管线的两端的内周分别设有卡槽;
两接头,两所述接头的一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管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管线的两端的外周分别与两所述接头过盈配合;
两限位环,两所述限位环分别设于两所述卡槽内,两所述限位环分别抵设于两所述接头与所述管线的两端之间;
一板元件,所述板元件设于所述管线内,所述板元件的两端抵设于两所述限位环之间,所述板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板单元,每一所述板单元分别呈螺旋状设置,每一所述板单元的中心轴线呈同轴设置;
两紧固件,两所述紧固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管线上的两端,两所述紧固件的内周分别与两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外周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静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头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管线的一端的内周设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所述管线的一端的内周与所述管线的外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静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所述第四连接部的截面分别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截面呈正六边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静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周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程遥
申请(专利权)人: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