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42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拉杆,所述拉杆内转动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为双向丝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均沿拉杆的轴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滑动设置有用于与模板抵接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螺纹套设于丝杆上。使用时,先将拉杆插入模板内,然后转动丝杆,丝杆带动拉杆两端的抵接块同步向拉杆的中部运动,直到抵接块与模板抵紧,实现固定模板的目的;同步驱动两抵接块运动,操作方便,降低耗费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大规模市政和房地产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其中混凝土模板拉杆使用越来越多,目前混凝土拉杆通常为拉片式,拆模后使用焊枪或砂轮将露出混凝土拉杆割断,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拉杆留在混凝土内,照成材料浪费,不能适用节能型现代化大规模房地产混凝土施工要求。为此,申请公布号为CN1043432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建墙体混凝土模板重复利用对穿拉杆,包括螺杆,在螺杆上套装有第一止浆垫板、第一螺帽和第二止浆板、第二螺帽,的螺杆的一端设有螺杆旋转器。施工时,通过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与模板抵接,起到限定模板位置的作用,待施工完毕,转动螺杆旋转器,以卸下螺杆,实现回收拉杆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建筑墙体以及梁体数量较多,且每个墙体以及梁体均需要设置多根拉杆;而每根螺杆固定时,需要从螺杆的端部向内逐渐拧进螺帽,直到螺帽与木板抵紧,每根螺杆至少拧进两个螺帽;拧进过程操作不便,耗费的时间较长,导致整个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具有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包括中空的拉杆,所述拉杆内转动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为双向丝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均沿拉杆的轴向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滑动设置有用于与模板抵接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螺纹套设于丝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拉杆插入模板内,然后转动丝杆,丝杆带动拉杆两端的抵接块同步向拉杆的中部运动,直到抵接块与模板抵紧,实现固定模板的目的;同步驱动两抵接块运动,操作方便,降低耗费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块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所述固定块螺纹套设于丝杆上,所述活动块滑动套设于固定块上,所述拉杆内沿拉杆的轴向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固定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条形孔沿拉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模而回收拉杆时,转动丝杆,以使丝杆驱动两端的抵接块向拉杆的两端运动,直到运动条形孔靠近拉杆端部的一端时,按压活动块,以使活动块缩回拉杆内,继续转动丝杆,使得抵接块继续向拉杆的端部运动一小段距离,使得抵接块完全处于拉杆内,此时抽出拉杆即可,实现回收拉杆的目的,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活动块向远离丝杆的方向运动的压簧,所述固定块和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活动块脱离固定块的防脱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模板施工时,丝杆带动抵接块向靠近模板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抵接块逐渐运动到条形孔处时,活动块在压簧的作用下,自动弹出条形孔,以使活动块与模板抵接,实现限定模板位置的目的;无需工人手动拉出活动块,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块远离丝杆的侧壁沿拉杆的径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簧设置于安装槽内,压簧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活动块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簧设置于安装槽内,当活动块向拉杆内运动时,压簧被压缩,安装槽起到收纳压簧的作用,防止压簧被压缩过大而影响压簧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脱部包括挡块和导向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沿固定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于活动块上,导向块与导向槽滑移连接,所述挡块固定设置于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块在压簧的作用下向拉杆外运动的过程中,导向块沿导向槽运动,当导向块与挡块抵接时,活动块位置限定,起到防止活动块脱离固定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块靠近拉杆端部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长度不小于活动块伸出条形孔外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模时,丝杆驱动两抵接块向拉杆的端部运动时,当导向斜面与条形孔的孔壁接触后,导向斜面受力驱使活动块自动向拉杆内运动,直到完全处于拉杆内,无需工人手动按压活动块,操作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带动丝杆转动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人手动转动丝杆,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方形块,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开设有与方形块卡接的方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槽与方形块配合,使得转动把手能够带动丝杆转动;而把手能够脱离丝杆,在空间有限的施工位置时,可不必连续转动把手,每次转动一定角度的把手即可,提高适应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块外转动套设有固定环,所述拉杆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卡槽卡接的卡块,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设置有握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驱动块套接在方形块上,同时使卡块与卡槽卡接,一只手保持握把不动,另一只手转动把手,实现带动丝杆转动的目的,握把与把手配合,起到防止拉杆转动的目的,便于带动丝杆转动,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一、使用时,先将拉杆插入模板内,然后转动丝杆,丝杆带动拉杆两端的抵接块同步向拉杆的中部运动,直到抵接块与模板抵紧,实现固定模板的目的;同步驱动两抵接块运动,操作方便,降低耗费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二、当需要拆模而回收拉杆时,转动丝杆,以使丝杆驱动两端的抵接块向拉杆的两端运动,直到运动条形孔靠近拉杆端部的一端时,按压活动块,以使活动块缩回拉杆内,继续转动丝杆,使得抵接块继续向拉杆的端部运动一小段距离,使得抵接块完全处于拉杆内,此时抽出拉杆即可,实现回收拉杆的目的,操作方便;三、在拆模时,丝杆驱动两抵接块向拉杆的端部运动时,当导向斜面与条形孔的孔壁接触后,导向斜面受力驱使活动块自动向拉杆内运动,直到完全处于拉杆内,无需工人手动按压活动块,操作简单方便;四、施工时,将驱动块套接在方形块上,同时使卡块与卡槽卡接,一只手保持握把不动,另一只手转动把手,实现带动丝杆转动的目的,握把与把手配合,起到防止拉杆转动的目的,便于带动丝杆转动,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拉杆;11、条形孔;12、导向杆;13、卡槽;2、丝杆;21、方形块;3、抵接块;31、固定块;311、压簧;312、安装槽;313、导向槽;32、活动块;321、导向斜面;4、防脱部;41、挡块;42、导向块;5、把手;51、驱动块;511、方形槽;512、固定环;5121、卡块;5122、握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拉杆(1),所述拉杆(1)内转动穿设有丝杆(2),所述丝杆(2)为双向丝杆,所述拉杆(1)的两端均沿拉杆(1)的轴向开设有条形孔(11),所述条形孔(11)内滑动设置有用于与模板抵接的抵接块(3),所述抵接块(3)螺纹套设于丝杆(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拉杆(1),所述拉杆(1)内转动穿设有丝杆(2),所述丝杆(2)为双向丝杆,所述拉杆(1)的两端均沿拉杆(1)的轴向开设有条形孔(11),所述条形孔(11)内滑动设置有用于与模板抵接的抵接块(3),所述抵接块(3)螺纹套设于丝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3)包括固定块(31)和活动块(32),所述固定块(31)螺纹套设于丝杆(2)上,所述活动块(32)滑动套设于固定块(31)上,所述拉杆(1)内沿拉杆(1)的轴向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2),所述固定块(31)滑动套设于导向杆(12)上,所述条形孔(11)沿拉杆(1)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活动块(32)向远离丝杆(2)的方向运动的压簧(311),所述固定块(31)和活动块(32)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活动块(32)脱离固定块(31)的防脱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墙体模板对拉连接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1)远离丝杆(2)的侧壁沿拉杆(1)的径向开设有安装槽(312),所述压簧(311)设置于安装槽(312)内,压簧(311)的一端与安装槽(312)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活动块(32)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唐洪伟刘仲林钟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