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在一侧形成进气管,与进气管相对的一侧设置出气管,所述的筒体联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滤芯,所述的滤芯为复合玻璃纤维折叠滤芯,所述的滤芯包括骨架、端盖和滤材,端盖设置在骨架两端,所述的骨架包括外骨架和内骨架,所述的滤材为折叠型结构环绕分布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所述的滤材依次包括外支撑层、外层滤膜、内层滤膜和内支撑层,所述的外层滤膜为大孔径滤材,所述的内层滤膜为小孔径滤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滤除颗粒状、油泥状杂质,减少检修次数,并降低活塞的磨损周期,可有效降低维修运营成本,滤芯具有较强的纳污和截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
本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化工、医药真空泵管路螺杆泵、往复真空泵、罗茨真空泵等气体管路过滤,具体涉及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
技术介绍
往复真空泵、旋片真空泵、滑阀真空泵、罗茨真空泵等真空泵是靠活塞往复运动或旋转将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它们的优点是新投入使用的泵真空度相对比较高,但是活塞是运转部件,因此活塞的磨损是避免不了的,随着检修次数的增加工作真空度将不断下降,直至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以上各种真空泵,随之而来的气体中、管路中携带的粉尘、水汽、油污等各种污染物、以及会造成真空泵活塞磨损,降低真空度,故障率提高,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特别是在化工、医药生产过程中气体中,进入的气体含有大量的粉尘和腐蚀性酸、碱液体、油污等。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和料液、油等混合物,例如油泥。这些杂质进入到真空泵本体会造成真空泵卡死损坏等情况发生。目前现有各类真空泵所配过滤器,由于所配置过滤材料一般为金属材料,或简单的表面过滤结构,很容易造成堵塞,甚至穿滤的情况。且没有能耐腐蚀的功能,导致管路内部锈蚀,产生更多的杂质和粉尘,导致真空泵损坏的情况。平均十五日就需要维修真空泵,更换配件。而由于医药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到强酸强碱等各种溶剂溶媒场合,而真空过滤器一般为金属材质,容易因极端条件产生氧化物,如铁锈等等。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物,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可滤除颗粒状、油泥状杂质,减少检修次数,并降低活塞的磨损周期,可有效降低维修运营成本,滤芯具有较强的纳污和截留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在一侧形成进气管,与进气管相对的一侧设置出气管,所述的筒体联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滤芯,所述的滤芯为复合玻璃纤维折叠滤芯,所述的滤芯包括骨架、端盖和滤材,端盖设置在骨架两端,所述的骨架包括外骨架和内骨架,所述的滤材为折叠型结构环绕分布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所述的滤材依次包括外支撑层、外层滤膜、内层滤膜和内支撑层,所述的外层滤膜为大孔径滤材,所述的内层滤膜为小孔径滤材。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反吹管路,所述的反吹管路上设置防腐反吹阀,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排污阀。所述的外支撑层为菱形孔粗网格布,所述的内支撑层为方形孔细网格布,外层滤膜为10μm玻璃纤维滤膜,所述的内层滤膜为1μm玻璃纤维滤膜。所述的筒体内设置安装板,所述的滤芯吊装在所述的安装板上,位于滤芯的下部为筒体的容尘腔体。所述的滤芯通过螺纹与安装板吊装连接,通过硅胶包四氟密封垫压紧形成密封,所述的进气管内端连接至安装板,并通过双密封圈与安装板密封。所述筒体的上部安装哈氏合金真空隔膜压力表。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可拆卸式活套法兰。所述筒体的内部喷涂聚四氟乙烯粉末,并高温烧结成涂层附着在内壁。所述的安装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本技术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侧进侧出结构,更有利于管道大小的订制,安装更紧固。滤芯采用粗网格布作为外支撑层,细网格布作为内支撑层,达到拓宽流道的目的;采用梯度复合的滤膜结构,外层采用大孔径滤材,大大提高滤芯的纳污能力和使用寿命;内层采用高精度滤材,分层截留,提高滤芯整体的截留率。预留带阀门反吹口设计,便于接入压缩空气和反洗液体进行反洗。预留排污口设计,便于及时排除灰尘、液体。筒身采用吊装法兰连接。可方便快速安装拆卸,过滤芯与过滤芯插板采用螺纹接口安装固定方便拆装。滤芯采用吊装结构设计,可通过重力作用有效沉降颗粒和粉尘。有效防止粉尘和液体产生出来的油泥聚集附着在管路上,并堵塞损坏真空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滤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滤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包括筒体,筒体10的上部在一侧形成进气管3,与进气管相对的一侧设置出气管6,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反吹管路,所述的反吹管路上设置防腐反吹阀5,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排污阀13,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滤芯9,所述的进气管上设置进口活套法兰1和套管法兰2,出气管上设置可拆卸式活套法兰7,所述筒体的内部喷涂聚四氟乙烯粉末,并高温烧结成涂层11附着在内壁。所述的筒体内设置安装板,所述的滤芯吊装在所述的安装板上,位于滤芯的下部为筒体的容尘腔体12。大的容尘腔体可确保粉尘和油泥有足够容纳空间。所述的滤芯通过螺纹与安装板8吊装连接,通过硅胶包四氟密封垫压紧形成密封,所述的进气管内端连接至安装板,并通过双密封圈与安装板密封。滤芯采用吊装结构设计,可通过重力作用有效沉降颗粒和粉尘。有效防止粉尘和液体产生出来的油泥聚集附着在管路上,并堵塞损坏真空泵。所述筒体的上部安装哈氏合金真空隔膜压力表4。可有效观察真空度情况及时判断滤芯反向清洗时间。筒体联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呈十字形结构。筒体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采用快开吊环螺栓组密封紧固。便于快速清理、更换堵塞滤芯。安装板为聚四氟乙烯板。如图2-3所示,滤芯包括骨架24、端盖23和滤材15,端盖10设置在骨架两端,骨架包括外骨架14和内骨架18,所述的滤材为折叠型结构环绕分布在内骨架18和外骨架14之间,所述的滤材依次包括外支撑层19、外层滤膜20、内层滤膜21和内支撑层22,位于骨架内形成滤芯外流道16和滤芯内流道17,所述的外层滤膜为大孔径滤材,所述的内层滤膜为小孔径滤材。如图4所示,外支撑层采用0.6mm厚,5mm*3mm菱形孔粗网格布,可以有效拓宽外流道。内支撑层采用0.3mm厚,1mm*1mm方形孔细网格,可以防止内流道过于紧密而造成的粘结,从而造成滤芯堵塞。外层采用10μm玻璃纤维滤膜,可以吸附和截留大孔径颗粒杂质,可以大大提高纳污能力,并确保内层滤膜不易被大孔径颗粒杂质堵塞。内层采用1μm玻璃纤维滤膜,可以吸附和截留小孔径颗粒杂质,配合外层10μm滤膜,形成梯度复合,分层截留,大大提高滤芯的截留效率。本技术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侧进侧出结构,更有利于管道大小的订制,安装更紧固。预留带阀门反吹口设计,便于接入压缩空气和反洗液体进行反洗。预留排污口设计,便于及时排除灰尘、液体。复合结构可更有效拦截真空管道、大气内带入的水汽、粉尘、油等成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在一侧形成进气管,与进气管相对的一侧设置出气管,所述的筒体联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滤芯,所述的滤芯为复合玻璃纤维折叠滤芯,所述的滤芯包括骨架、端盖和滤材,端盖设置在骨架两端,所述的骨架包括外骨架和内骨架,所述的滤材为折叠型结构环绕分布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所述的滤材依次包括外支撑层、外层滤膜、内层滤膜和内支撑层,所述的外层滤膜为大孔径滤材,所述的内层滤膜为小孔径滤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在一侧形成进气管,与进气管相对的一侧设置出气管,所述的筒体联合进气管和出气管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滤芯,所述的滤芯为复合玻璃纤维折叠滤芯,所述的滤芯包括骨架、端盖和滤材,端盖设置在骨架两端,所述的骨架包括外骨架和内骨架,所述的滤材为折叠型结构环绕分布在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所述的滤材依次包括外支撑层、外层滤膜、内层滤膜和内支撑层,所述的外层滤膜为大孔径滤材,所述的内层滤膜为小孔径滤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反吹管路,所述的反吹管路上设置防腐反吹阀,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排污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折叠滤芯的防腐真空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支撑层为菱形孔粗网格布,所述的内支撑层为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开菁,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唐维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