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303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印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碳素钢线材,碳素钢线材的碳含量为0.18wt%~0.23wt%,磷含量≤0.030wt%,硫含量≤0.030wt%,铝含量≥0.020wt%;将碳素钢线材进行第一拉拔处理,获得第一拉拔产物;将第一拉拔产物进行球化退火处理,获得球化退火产物;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第一拉拔产物升温到730~760℃,保温2~4小时;以5~2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680~690℃,保温4~6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将第二产物进行第二拉拔处理,即得;其中,第二拉拔处理采用拉丝模,拉丝模的定径带的长度为碳素钢线材直径的0.4~0.6倍,工作锥角为12~14°,拉丝模的定径带部分呈直筒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印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说到复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38年,美国利用静电复印技术印出世界第一份复印文件,“复印”技术开始为人类服务。自从1959年静电复印机在美国问世,引起了全世界各国信息技术界的关注和兴趣。我国复印技术应用出现比较晚,一直到1964年才开始使用静电复印机,复印机机械分别经历了基础建设阶段(1964-1983年),发展时期(1984-2000年),数字时代(2001-2009年),也就是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模拟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的道路发展,今后将继续沿着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目标前进。复印机轴心作为复印机的重要精密零部件,对复印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复印机轴心在加工成型过程中,需要采用冷镦成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量,所以要求用于制备复印机轴心的线材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确保在冷镦成型过程中不会因变形量大产生开裂等不良的现象。同时,为了保证复印机的稳定的精密工作,复印机轴心必须保证有好的同心度,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碳素钢线材,所述碳素钢线材的碳含量为0.18wt%~0.23wt%,磷含量≤0.030wt%,硫含量≤0.030wt%,铝含量为0.030wt%~0.060wt%;/n将所述碳素钢线材进行第一拉拔处理,获得第一拉拔产物;/n将所述第一拉拔产物进行球化退火处理,获得球化退火产物;所述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所述第一拉拔产物升温到730~760℃,保温2~4小时;以10~2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680~690℃,保温4~6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n将所述球化退火产物进行第二拉拔处理,即得;/n其中,所述第二拉拔处理采用拉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碳素钢线材,所述碳素钢线材的碳含量为0.18wt%~0.23wt%,磷含量≤0.030wt%,硫含量≤0.030wt%,铝含量为0.030wt%~0.060wt%;
将所述碳素钢线材进行第一拉拔处理,获得第一拉拔产物;
将所述第一拉拔产物进行球化退火处理,获得球化退火产物;所述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所述第一拉拔产物升温到730~760℃,保温2~4小时;以10~2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680~690℃,保温4~6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将所述球化退火产物进行第二拉拔处理,即得;
其中,所述第二拉拔处理采用拉丝模进行拉拔处理,所述拉丝模的定径带的长度为所述碳素钢线材直径的0.4~0.6倍,工作锥角为12~14°,所述拉丝模的定径带部分呈直筒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祥罗安武郝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科力线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