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深蹲组合训练器,属于训练装置技术领域。深蹲组合训练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训练单元。训练单元的两个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配重轮,支撑杆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支撑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施力杆。支撑杆与后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支撑架的一端与后立柱转动连接。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通过连接杆三与连接杆二连接。连接杆三的一端设置有踏杆,连接杆二的两端与前立柱转动连接。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踏板,踏板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深蹲组合训练器,能够解决部队中现有的深蹲训练装置不能满足多种体能训练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蹲组合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训练装置
,尤其是涉及深蹲组合训练器。
技术介绍
在部队对士兵的体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在部队中士兵需要进行各种体能训练。深蹲训练为力量训练之王,深蹲时使用的大肌群最多,在支撑时,几乎可以调动所有的骨骼肌参与发力,尤其能够发展臀大肌、股四头肌、增强腿部力量。所以在部队中深蹲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现有的深蹲训练设备都是单个的个体,不能满足以班级为单位的同时训练。并且部队里的腹深蹲训练设备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满足一种强度的锻炼需要,不能满足不同体质的士兵对不同锻炼强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深蹲组合训练器,解决部队中现有的深蹲训练装置不能满足多种体能训练要求和不能满足多人同时训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深蹲组合训练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训练单元,所述训练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前立柱及后立柱的底部均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配重轮,支撑杆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施力杆,施力杆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与后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后立柱转动连接,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三,连接杆一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连接杆三转动连接,连接杆三的一端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三的另一端设置有踏杆,连接杆二的两端与前立柱转动连接;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踏板,踏板位于施力杆的下方,踏板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横梁,横梁的一端与前立柱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滑块并插入到前立柱顶端的内部,前立柱的顶端内部设置有与支撑座底部的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支撑座通过滑块和滑槽与前立柱滑动连接,支撑座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前立柱的上表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优选的,所述踏杆的个数为2个,两个踏杆之间设置有容纳脚板的间隙。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轴,转轴通过轴承与踏板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有齿轮,前立柱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条,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摇把;踏板的底部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齿轮上均设置有限位孔,限位杆穿过齿轮及限位块上的限位孔对踏板进行限位固定。优选的,所述前立柱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导槽,踏板的两侧设置有与导槽相适配的导块,导块在导槽内上下滑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深蹲组合训练器,能够解决部队中现有的深蹲训练装置不能满足多种体能训练要求和不能满足多人同时训练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后立柱;3、前立柱;4、横梁;5、支撑杆;6、配重轮;7、缓冲机构;8、施力杆;9、连接架;10、连接杆一;11、连接杆二;12、连接杆三;13、踏杆;14、踏板;15、支撑座;16、滑槽;17、弹簧;18、导槽;19、齿条;20、转轴;21、轴承;22、齿轮;23、限位块;24、摇把;25、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深蹲组合训练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为采用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底座1采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位于同一侧的前立柱3与后立柱2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横梁4,横梁4的一端与前立柱3焊接固定连接,横梁4的另一端与后立柱2通过固定连接。横梁4提高了前立柱3和后立柱2的支撑强度。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训练单元,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方设置有4个训练单元,可以满足4个人同时进行训练,满足以班级为单元进行的同时训练。训练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前立柱3和两个后立柱2,前立柱3及后立柱2的底部均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两个前立柱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两端设置有配重轮6,配重轮6根据训练强度要求可以对其重量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训练强度的需要。支撑杆5的上方设置有施力杆8,施力杆8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5焊接固定连接。L型的施力杆8的外部包覆有泡棉,训练人员将施力杆8放置在肩膀上进行深蹲训练。图3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支撑杆5与前立柱3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7,缓冲机构7包括支撑座15,支撑座15的顶部与支撑杆5焊接固定连接,支撑座15的底部设置有滑块并插入到前立柱3顶端的内部。前立柱3的顶端内部设置有与支撑座15底部的滑块相适配的滑槽16,支撑座15通过滑块和滑槽16与前立柱3滑动连接。支撑座15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的一端焊接或钩挂固定在前立柱3的上表面上,另一端焊接或钩挂固定在支撑杆5上。弹簧17对支撑杆5具有缓冲作用。支撑座15的一端插入到前立柱3内部,可以有效的防止支撑杆5从前立柱3上滑落,提高安全性。支撑杆5与后立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9,连接架9为框架结构。连接架9的一端与支撑杆5焊接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立柱2通过销轴或轴承21转动连接。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一10,连接杆一10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三12,连接杆一10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架9、连接杆三12转动连接。连接杆三12的一端与连接杆二11焊接固定连接,连接杆三12的另一端设置有踏杆13。连接杆二11的两端与前立柱3通过销轴或轴承21转动连接。踏杆13的个数为2个,两个踏杆13之间设置有容纳脚板的间隙。辅助人员的脚才踩在踏杆13上,两个踏杆13提高辅助人员站立的稳定性。辅助人员站立在踏杆13上可以增加训练人员的负重,提高训练强度。图4为本技术深蹲组合训练器实施例的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踏板14,踏板14位于施力杆8的下方,踏板14与前立柱3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轴20,转轴20通过轴承21与踏板14转动连接,轴承21焊接或螺栓固定在踏板14的下表面上。转轴20上焊接固定有两个齿轮22,前立柱3上设置有与两个齿轮22分别相适配的齿条19。转轴20的一端设置有摇把24,摇把24与转轴20焊接固定连接。转动压板,转轴20带动齿轮22转动,齿轮22与齿条19啮合,齿轮22带动踏板14在齿条19上进行上下移动,以调节踏板14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训练需要。踏板14的底部焊接固定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上设置有使转轴20穿过的通孔,并且通孔的孔径大于转轴20的外径,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深蹲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训练单元,所述训练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前立柱及后立柱的底部均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配重轮,支撑杆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施力杆,施力杆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n支撑杆与后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后立柱转动连接,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三,连接杆一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连接杆三转动连接,连接杆三的一端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三的另一端设置有踏杆,连接杆二的两端与前立柱转动连接;/n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踏板,踏板位于施力杆的下方,踏板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深蹲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训练单元,所述训练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前立柱及后立柱的底部均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前立柱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配重轮,支撑杆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施力杆,施力杆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支撑杆与后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后立柱转动连接,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一,连接杆一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三,连接杆一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连接杆三转动连接,连接杆三的一端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三的另一端设置有踏杆,连接杆二的两端与前立柱转动连接;
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踏板,踏板位于施力杆的下方,踏板与前立柱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蹲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横梁,横梁的一端与前立柱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后立柱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政,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龙欣训练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