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底物及其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28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发酵底物及利用该发酵底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所述发酵底物来源于煤间接液化反应获得的碳数分布在C2‑C23的烷烃类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煤炭资源,使煤间接液化技术及费托反应获得的产物可以用于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并获得较高纯度的长链二元酸产品,使其满足聚合反应的条件,并获得高质量聚合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底物及其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和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发酵底物及其方法,而且其使用的烷烃底物来源于煤间接液化反应。
技术介绍
长链二元酸(LCDA)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以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可以合成特种尼龙、高级香料、高档热熔胶、耐寒增塑剂、高级润滑油、高级防锈剂、高级油漆和涂料等。长链二元酸通常可以用化学法或生物法来合成。化学法合成路线长,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对催化剂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在工业规模上的长链二元酸品种较少,只有十二碳长链二元酸等少数品种。而生物法是以烷烃、直链饱和脂肪酸和直链饱和脂肪酸衍生物等为底物,通过微生物转化得到,其生产过程常温、常压,可以规模化生产如从C9到C18等多种长链二元酸。常规的烷烃或脂肪酸来源石化和油脂行业,而中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先天性能源结构特点。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中占70%,占一次能源总消耗的60%。而煤间接液化技术已非常成熟,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synthesis)是煤间接液化技术之一,它以煤气化生成的合成气(CO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发酵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底物来源于煤间接液化反应获得的碳数分布在C2-C23的烷烃类产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发酵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底物来源于煤间接液化反应获得的碳数分布在C2-C23的烷烃类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烃类产物为经过分馏塔和/或分子筛处理获得的含有正构烷烃的烷烃类产物;
优选地,所述烷烃类产物含有75.0-99.9%的正构烷烃;
优选地,所述烷烃类产物含有90.0-99.9%的正构烷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构烷烃的碳链长度为C9-C18,优选的,所述正构烷烃包含十碳正构烷烃、十一碳正构烷烃、十二碳正构烷烃、十三碳正构烷烃、十四碳正构烷烃、十五碳正构烷烃、十六碳正构烷烃、十七碳正构烷烃、或十八碳正构烷烃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发酵底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的菌株包括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菌株或清酒假丝酵母(Candidasake)菌株;
优选地,发酵使用的菌株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菌株Mu8618,其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M20187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时控制发酵液中正构烷烃的浓度为0.5%~17%;
优选地,控制发酵的温度为28~32℃,风量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郝英利杨晨刘修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