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7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10
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包括吊钩、缆绳和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内纵向活动设置有悬挂连杆,所述悬挂连杆固定连接有U型挂扣,所述的支撑管外侧壁上固定缠绕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速装置,所述的减速装置设置有握持把手,握持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绳的圆孔,另一端设置有偏心凸轮轴,所述偏心凸轮轴延伸部分一侧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握持把手中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导向管外壁上,所述缆绳从导向管和减速装置中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便携性强,安全性高。在危险发生时,可以快速的将人或重物下降到地面,确保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空自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人员速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向着集中化、高层化方向不断发展。受限于现有消防手段的制约,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地震时,消防救援无法在第一时间进入高层区域实施有效救援。由于救援时间的不确定性,在高层建筑发生紧急灾难时,往往会有重大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这就要求,高层建筑需要一种能够在险情发生时及时实施自救的一种安全的、快速的、易操作的装置。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大多是传统的齿轮减速机构与摩擦减速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这些装置普遍的结构复杂,一旦出现机械故障、齿轮卡死等不可控的因素时,无法及时有效的投入救援当中。假如在人员下降的途中出现故障,那么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需要一种安全、高效、快速的高空自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包括吊钩、缆绳和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内纵向活动设置有悬挂连杆,悬挂连杆的长度要稍长于支撑管的截面长度,以方便设置U型挂扣。所述悬挂连杆固定连接有U型挂扣,U型挂扣的开口同样稍大于支撑管的截面长度,以方便其在支撑管上进行活动。所述U型挂扣上开设有安全孔,安全孔用于挂设安全绳。所述的支撑管外侧壁上固定缠绕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速装置,所述的减速装置设置有握持把手,握持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绳的圆孔,握持把手另一端设置有偏心凸轮轴,所述拉绳一端悬挂有重锤,重锤的需要设置在待救人或物的下方,在下落时要早于人员落地。所述偏心凸轮轴延伸部分一侧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握持把手中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导向管外壁上,所述缆绳从导向管和减速装置中穿过。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管在支撑管上至少缠绕一圈。进一步的,所述的吊钩钩挂在支撑臂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设置在阳台墙体上且支撑臂可以折叠在墙体表面。在不使用的时候,支撑臂折叠在墙面上,既美观又不占用空间;使用时,支撑臂展开,提供支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使用时,被救人A将本技术一端吊钩1钩挂在墙体的支撑臂上,另一端吊钩穿过阳台抛向(或固定在)地面。被救人将穿戴的安全绳穿过安全孔与本技术固定在一起。然后,翻过阳台跳下。下落过程中,重锤通过自身重量牵拉减速装置的握持把手,进而开启偏心凸轮轴,使摩擦片与导向管内的缆绳分离,使得减速装置可以下降。(2)由于缆绳与导向管之间存在摩擦力,本技术通过在支撑轴外侧固定缠绕一定圈数的导向管,用来增加缆绳与导向管的实际摩擦面积,借助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平衡或抵消人或重物产生的重力,使得在下落过程中人或重物以匀速或较小的加速度下落。(3)由于重锤处于被救人下方一定距离,重锤会早与被救人先落地,落地后的重锤失去对拉绳的作用,因而重锤施加在握持把手上的牵拉力消失,复位弹簧将握持把手顶起回复到原有位置,此时的握持把手便会开始挤压其内侧的缆绳,缆绳同时受到导向管壁的摩擦力以及握持把手的挤压力,其受到的阻力的合力将会超过整个体系的的自重,会产生一个沿缆绳向上的阻力,这个阻力便会迫使装个救援装置减速,使得被救人安全着陆。整个救援装置的减速控制由重锤的落地时间进行控制,而重锤的落地时间则是由重锤上的拉绳决定的,拉绳越长,重锤越早落地,制动效果也将越早开始。而重锤的长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物理学常识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的实现救援目的。(4)被救人A到达地面后,解开安全绳和固定在在地面上吊钩。被救人B、C......(仍在危险高层)通过拉动缆绳将装置拉回所在位置,重复上述操作进行救援。附图说明:图1:装置使用示意图图2:左视截面图图3:主视示意图图4:减速装置细节图其中:1-吊钩,10-支撑臂,2-缆绳,3-支撑管,30-导向管,31-悬挂连杆,32-U型挂扣,320-安全孔,33-减速装置,330-握持把手,331-绳孔,332-拉绳,333-偏心凸轮轴,334-摩擦片,335-复位弹簧,4-墙体,40-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包括吊钩1、缆绳2和支撑管3。所述吊钩1钩挂在支撑臂10上,所述支撑臂10设置在阳台40的墙体4上且可以折叠在墙体4表面。所述的支撑管3内纵向活动设置有悬挂连杆31,悬挂连杆31的长度要稍长于支撑管3的截面长度,以方便设置U型挂扣32。所述悬挂连杆31固定连接有U型挂扣32,U型挂扣32的开口同样稍大于支撑管3的截面长度,以方便其在支撑管3上进行活动。所述U型挂扣32上开设有安全孔320,安全孔320用于挂设安全绳。所述的支撑管3外侧壁上固定缠绕有导向管30,所述导向管30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速装置33,所述的减速装置33设置有握持把手330,握持把手33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绳332的绳孔331,握持把手330另一端设置有偏心凸轮轴333,所述拉绳332一端悬挂有重锤,重锤需要设置在待救人或物的下方,在下落时要早于人员落地。所述偏心凸轮轴333延伸部分一侧设置有摩擦片334,所述握持把手330中部设置有复位弹簧335,所述复位弹簧335另一端固定在导向管30外壁上,所述缆绳2从导向30管和减速装置33中穿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体积小、便携性强,安全性高,解决了传统救援设备结构复杂,装置体积大,故障率高的问题。在危险发生时,可以快速的将人或重物下降到地面,确保群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还可以通过缆绳将本技术拉回危险处,重复多次使用进行多人救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包括吊钩(1)、缆绳(2)和支撑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3)内纵向活动设置有悬挂连杆(31),所述悬挂连杆(31)固定连接有U型挂扣(32),所述U型挂扣上开设有安全孔(320),所述的支撑管(3)外侧壁上固定缠绕有导向管(30),所述导向管(30)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速装置(33),所述的减速装置(33)设置有握持把手(330),握持把手(33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绳(332)的绳孔(331),握持把手(330)另一端设置有偏心凸轮轴(333),所述拉绳(332)一端悬挂有重锤,所述偏心凸轮轴(333)延伸部分一侧设置有摩擦片(334),所述握持把手(330)中部设置有复位弹簧(335),所述复位弹簧(335)另一端固定在导向管(30)外壁上,所述缆绳(2)从导向管(30)和减速装置(33)中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火灾速降自救器,包括吊钩(1)、缆绳(2)和支撑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3)内纵向活动设置有悬挂连杆(31),所述悬挂连杆(31)固定连接有U型挂扣(32),所述U型挂扣上开设有安全孔(320),所述的支撑管(3)外侧壁上固定缠绕有导向管(30),所述导向管(30)两端固定设置有减速装置(33),所述的减速装置(33)设置有握持把手(330),握持把手(33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绳(332)的绳孔(331),握持把手(330)另一端设置有偏心凸轮轴(333),所述拉绳(332)一端悬挂有重锤,所述偏心凸轮轴(333)延伸部分一侧设置有摩擦片(3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芬韩现宝商海智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圣泽低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