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10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包括缓降器支架、缓降器、安全带,所述缓降器中设有安全绳,所述安全带与安全绳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绳的端部上设有绳索压紧套和绳索保护套,所述绳索压紧套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安全绳的端部向内弯折,且依次穿过两个通孔形成绳扣;所述绳索保护套套设于绳索压紧套上,其内径大于绳索压紧套压紧后的直径,且小于绳索压紧套压紧前的直径;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

A self rescue and escape device for high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防安全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为缓解人们的住房压力以及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居住要求,高层楼房应运而生,而且越建越高;高楼住房固然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住房不足与人口过多之间的矛盾,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关于安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容忽视;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次数越来越多,而较高的楼层和电梯的使用给受困人员逃离带来了诸多困难,很多时候让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束手无策,而消防高空救援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空救援工作的需要;在此大背景之下,各种各样的用于高楼住户逃生的应急装置不断涌现而出,以应对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的危险状况,帮助高楼住户逃生,从而更加有效地确保居住在高楼市民的人身安全;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就是利用缓降器做成的各种逃生装置,但是目前人们普遍把目光放在如何将缓降器防置在更稳固的地方上,以及如果将各个组成部分设计的强度更高,连接的更安全,还有的考虑如何一次性逃生更多的人,但是关于各个部件的使用时的可靠性能却很少有人关注,比如在安全绳的连接处,安全绳的主要对安全带或其他装置起到牵拉作用,重要性毋容置疑,容不得一丝的差错,但是在台湾曾经发生过逃生时,逃生者连带安全带直接从高楼坠落,只因为安全绳上的压紧套扣在出厂时,可能因为各种因素的疏忽导致压紧套没有压紧,而逃生者在紧急情况下直接使用了该不合格的产品,直接直接造成人员死亡;因此,如何能够简单、有效的检测出安全绳上压紧套的可靠性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检测压紧套可靠性的高楼逃生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包括缓降器支架、缓降器、安全带,所述缓降器中设有安全绳,所述安全带与安全绳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绳的端部上设有绳索压紧套和绳索保护套,所述绳索压紧套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安全绳的端部向内弯折,且依次穿过两个通孔形成绳扣;所述绳索保护套套设于绳索压紧套上,其内径大于绳索压紧套压紧后的直径,且小于绳索压紧套压紧前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安全绳由金属层和防护层组成,防护层套设于金属层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绳扣的内侧面还设有绳索防磨垫圈;避免直接对绳扣内侧磨损,防止发生应力断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缓降器悬挂于缓降器支架上,所述缓降器支架包括底座、立柱、横杆,所述底座上设置若干安装孔,所述立柱分成第一立管和第二立管,所述第一立管可伸缩套设于第二立管上,所述第一立管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管的端部上对称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二立管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杆,所述横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有挂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立管上设有销柱和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立管沿轴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所述销柱嵌设于第一、第二穿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立管与底座,固定连接处还设有若干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一立管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增大结构的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挂环的宽度大于连接板之间的宽度;这样便于横杆收纳,直接将横杆竖起即可,挂环的两侧正好嵌入凹槽中,节省占地空间,使用时也更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绳索压紧套和绳索保护套之间的独特尺寸设计能够简单直观的检测出压紧套是否压紧,因为绳索压紧套在压紧前,尺寸比较大,压紧后尺寸会减小,因此,将绳索保护套的内径尺寸设置在压紧前后尺寸的之间,这样万一绳索压紧套由于疏忽没有压紧,使用时或出厂时,只要绳索保护套没有办法套设在绳索压紧套上,就能很直观的发现压紧套的问题;2)此外,绳索保护套不仅可以起到检测绳索压紧套的作用,同时还能套设于绳索压紧套上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套两用;3)在逃生装置出厂时,也无需花费大成本检测绳索压紧套的可靠性;使用时,也有利于逃生者发现问题,避免因为该处的疏忽引起不必要的伤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缓降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缓降器支架伸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绳扣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安全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绳索压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绳索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销柱的配合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绳索防磨垫圈的示意图;图中:1、缓降器支架;11、底座;111、安装孔;12、立柱;121、第一立管;1211、第一穿孔;122、第二立管;1221、第二穿孔;13、横杆;2、缓降器;21、安全绳;211、金属层;212、防护层;213、绳索保护套;214、绳扣;215、绳索防磨垫圈;3、安全带;4、销柱;5、连接板;51、凹槽;6、限位杆;7、挂环;8、加强筋;9、绳索压紧套;9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包括缓降器支架1、缓降器2、安全带3,其中,所述缓降器2悬挂于缓降器支架1上,所述缓降器2中设有安全绳21,安全绳21由金属层211和防护层212组成,且防护层212套设于金属层211上;安全绳21的端部上设有绳索压紧套9和绳索保护套213,所述绳索压紧套9上设有两个通孔91,所述安全绳21的端部向内弯折,且依次穿过两个通孔91形成绳扣214;所述绳索保护套9套设于绳索压紧套9上,其内径大于绳索压紧套9压紧后的直径,且小于绳索压紧套9压紧前的直径;另所述绳扣214的内侧还设有绳索防磨垫圈215;所述缓降器支架1包括底座11、立柱12、横杆13,所述底座11上设置若干安装孔111,所述立柱12分成第一立管121和第二立管122,所述第一立管121套设于第二立管122上,所述第一立管121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管121上设有销柱4和第一穿孔1211,所述第二立管122沿轴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1221,所述销柱4嵌设于第一、第二穿孔1211、1221中;所述第二立管121的端部上对称固定设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远离第二立管122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杆6,所述横杆13远离连接板5的一端设有挂环7;所述第一立管121与底座11,固定连接处还设有若干加强筋8;所述连接板5上设有凹槽51,所述挂环7的宽度大于连接板5之间的宽度。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及原理:使用前,将该装置通过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包括缓降器支架(1)、缓降器(2)、安全带(3),所述缓降器(2)中设有安全绳(21),所述安全带(3)与安全绳(2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21)的端部上设有绳索压紧套(9)和绳索保护套(213),所述绳索压紧套(9)上设有两个通孔(91),所述安全绳(21)的端部向内弯折,且依次穿过两个通孔(91)形成绳扣(214);所述绳索保护套(213)套设于绳索压紧套(9)上,其内径大于绳索压紧套(9)压紧后的直径,且小于绳索压紧套(9)压紧前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包括缓降器支架(1)、缓降器(2)、安全带(3),所述缓降器(2)中设有安全绳(21),所述安全带(3)与安全绳(2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21)的端部上设有绳索压紧套(9)和绳索保护套(213),所述绳索压紧套(9)上设有两个通孔(91),所述安全绳(21)的端部向内弯折,且依次穿过两个通孔(91)形成绳扣(214);所述绳索保护套(213)套设于绳索压紧套(9)上,其内径大于绳索压紧套(9)压紧后的直径,且小于绳索压紧套(9)压紧前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21)由金属层(211)和防护层(212)组成,防护层(212)套设于金属层(2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扣(214)的内侧面还设有绳索防磨垫圈(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2)悬挂于缓降器支架(1)上,所述缓降器支架(1)包括底座(11)、立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