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人用雾化供氧管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人用雾化供氧管路。
技术介绍
医院的病房里通常会设有中心供氧装置,能同时为病房内的多个病患提供氧气;但是也存在如病人人数多导致的加床,或者突发情况下病人无法在病房内使用中心供氧系统,这时会使用氧气瓶临时供氧,同一个氧气瓶往往会供给多人同时使用;另外在户外、野外、抢险救灾或者战争等条件下,也往往面临着多个病患伤员同时需要使用供氧装置的情况;氧气瓶的分流阀能提供的支路数量通常是固定的,无法拓展;且氧气支路的长度不够,病人只能凑在一起吸氧,无法全部躺在床上;另外,有些病人不光需要吸氧,有时还面临需要雾化吸入药物的情况,如果分开治疗,浪费时间的同时也会导致病人舒适度降低。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氧气瓶的使用人数受限;2.供氧支路的长度有限。3.供氧管路通常只供应氧气,如果病人需要将额外的雾化,需要分开单独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人用雾化供氧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人用雾化供氧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气源接头管和至少两个供氧支路,其中:/n所述供氧支路包括进气管、三通接头、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能够伸缩的螺旋管和第三出气管;/n所述三通接头包括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n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三通接头的进气口相连通;/n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n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气依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所述螺旋管、所述第三出气管相连通;/n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氧气源接头管的出气口或者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n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出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人用雾化供氧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氧气源接头管和至少两个供氧支路,其中:
所述供氧支路包括进气管、三通接头、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能够伸缩的螺旋管和第三出气管;
所述三通接头包括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
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三通接头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气依次与所述第二出气管、所述螺旋管、所述第三出气管相连通;
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氧气源接头管的出气口或者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出气口上设置有密封端盖;
所述第三出气管上设置有雾化支路管,所述雾化支路管包括管体、压力泵、超声波雾化器,所述管体的末端能伸入容器中并通过压力泵将所述容器中的液体压入超声波雾化器并使雾化后的液体进入所述第三出气管;
所述第三出气管内还设置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设置在所述雾化支路管的气流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人用雾化供氧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出气口能与鼻氧管或者氧气面罩的进气管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相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樊双义,郭万申,刘伟丽,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