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230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式A所示的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方法中所用中间体及其生产方法,其中,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可以在以钟表、电子计算器为代表的各种家庭用电器、测定机器、汽车用面板、文字处理机、电脑、打印机、电视等中使用。作为液晶显示方式,在其代表性的方式中,可以列举PC(phasechange,相变)、TN(twistnematic,扭曲向列)、STN(supertwistednematic,超扭曲向列)、ECB(e1ectrica11ycontrolledbirefringence,电控双折射)、OCB(optica11ycompensatedbend,光学补偿弯曲)、IPS(in-p1aneswitching,共面转变)、VA(vertica1a1ignment,垂直配向)、CSH(co1orsuperhomeotropic,彩色超垂面)等类模式。根据元件的驱动方式分为PM(passivematrix,被动矩阵)型和AM(activematrix,主动矩阵)型。PM分为静态(static)和多路(mul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式A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式A所示:



其中,
R1为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烯基,
R2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
n为1到12的正整数。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式1的化合物和式2的化合物



用有机溶剂溶解,滴加强碱,于20~150℃温度下,保温反应0.5~10个小时,得到式3的化合物



其中,
n为1到12的正整数,
R2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
步骤(2)、将式3的化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加入锂试剂,于-100~-30℃温度下反应0.5~20个小时,继续加入先用有机溶剂溶解的碘或溴的溶液,于-100~-30℃温度下继续反应0.5~20个小时,得到式4的化合物



其中,
X选自Br或I中的一种;
步骤(3)、将式5的化合物



用有机溶剂溶解,加入锂试剂,于-100~-30℃温度下反应0.5~20个小时,继续加入硼酸酯溶液,于-100~-30℃温度下继续反应0.5~20个小时,得到式6的化合物



其中,
m为0到10的正整数;
步骤(4)、将式4的化合物与式6的化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加入水、强碱和催化剂,于0~100℃温度下反应0.5~20个小时,得到式7的化合物



步骤(5)、将式7的化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在氧化剂、碱、催化剂条件下,于-50~80℃温度下反应0.5~20个小时,得到式8的化合物



步骤(6)、将式8的化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在强碱、叶立德膦盐条件下,于-100~80℃温度下反应0.5-20个小时,得到式A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甲苯、异丙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强碱选自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叔丁醇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端烯基的负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试剂选自正丁基锂、二异丙氨基锂、苯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爽陈法兵赵李亮吴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