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7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负压抽液器,包括储液袋、负压装置和导管,储液袋上方设有进口,下方设有排放口,导管与进口连通,进口处设有防返流袋,导管的一端设置在防返流袋内;负压装置设置在储液袋内,负压装置包括前部可折弯板、后部可折弯板和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的中心通过第一卡扣组件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负压引流器结构紧凑、排布合理,操作、运输方便,改变传统储液袋排放时废液及废渣的方向,使其不会伤害医护人员健康;负压装置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减少人为按压造成的负压值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引流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负压引流器。
技术介绍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病人可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肠内的积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并有利于胃肠吻合术后的愈合。现有负压引流装置为鼓状弹簧负压,医护人员需双人配合连接胃管,具体操作为将鼓状负压引流装置上盖排放口打开,将弹簧压缩,盖好排放口,连接导管至胃管,松开弹簧,产生负压进行吸引减压,负压消失后断开胃管,打开排放口,翻转负压引流装置使上盖及排放口向下排出废液及残渣,再次压缩弹簧盖紧排放口盖子,连接胃管继续减压引流。但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是压缩弹簧产生负压,因为护士自身原因有时不能将弹簧压缩至最大值,即会造成负压值低;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排放口处于上方,二次压缩弹簧时鼓状负压装置内吸引出的废液及残渣会从排放口随压缩出来的空气一起喷出来,对医护人员脸部及身体衣物造成污染,危害医护人员健康;另外操作时需要两位医护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袋、负压装置和导管,所述储液袋上方设有进口,下方设有排放口,所述导管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进口处设有防返流袋,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返流袋内;所述负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液袋内,所述负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排放口之间,所述防返流袋的下部设置在所述负压装置内,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前部可折弯板、后部可折弯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的中心通过第一卡扣组件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袋、负压装置和导管,所述储液袋上方设有进口,下方设有排放口,所述导管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进口处设有防返流袋,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返流袋内;所述负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液袋内,所述负压装置设置在所述进口和排放口之间,所述防返流袋的下部设置在所述负压装置内,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前部可折弯板、后部可折弯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部可折弯板和后部可折弯板的中心通过第一卡扣组件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可折弯板的内侧面设有凸台,所述后部可折弯板的内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凸台外侧,下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可折弯板与后部可折弯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折弯部,所述前部可折弯板上端的折弯部与后部可折弯板上端的折弯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盛丰润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