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胃造瘘腹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柔性上层,柔性下层,弹力带,所述柔性下层的一边沿与柔性上层的一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下层的另一边沿与柔性上层的另一边沿可拆卸连接形成袋体;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柔性下层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围合形成圆环形状,所述柔性下层上贯穿开设有开口。通过弹力带将腹袋裹设于患者的腹部,将造瘘管通过开口置入袋体内,其结构简单,柔性上层和柔性下层均采用棉布材质,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的同时不会造成患者过敏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造瘘腹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胃造瘘腹袋。
技术介绍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进食困难或长期吞咽障碍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需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临床上通常为患者实施造瘘术。在护理中除了对营养液及造瘘口的护理外,造瘘管道的护理也至关重要。临床上固定造瘘口导管通常采用3M透明敷料或者胶布固定。因许多老年患者皮肤敏感且松弛,使用整块敷料后,贴膜的牵拉会导致贴膜周边出现水泡。部分患者皮肤对胶布过敏,还会出现瘙痒红肿现象,且透气性不良,从而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胃造瘘腹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胃造瘘腹袋,包括柔性上层,柔性下层,弹力带,所述柔性下层的一边沿与柔性上层的一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下层的另一边沿与柔性上层的另一边沿可拆卸连接;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柔性下层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围合形成圆环形状;所述柔性下层上贯穿开设有开口。作为优选的,所述柔性上层和柔性下层为棉布。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魔术贴,所述柔性上层与柔性下层的一边沿通过针线缝合固定,所述柔性上层与柔性下层的另一边沿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上层与柔性下层连接围合成袋体。作为优选的,所述魔术贴包括固定于柔性上层上的勾面和固定于柔性下层上的毛面。作为优选的,所述柔性上层与柔性下层的形状为正方形。作为优选的,所述勾面包括设置于柔性上层的右边沿的第一勾面;设置于柔性上层的下边沿的第二勾面;设置于柔性上层的左边沿的第三勾面。作为优选的,所述毛面包括设置于柔性下层的右边沿并与第一勾面相对应的第一毛面;设置于柔性下层的上边沿并与第二勾面相对应的第二毛面;设置于柔性下层的左边沿并与第三勾面相对应的第三毛面。作为优选的,所述柔性下层上还装设有固定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柔性上层,柔性下层,弹力带,所述柔性下层的一边沿与柔性上层的一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下层的另一边沿与柔性上层的另一边沿可拆卸连接形成袋体;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柔性下层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围合形成圆环形状,所述柔性下层上贯穿开设有开口。通过弹力带将腹袋裹设于患者的腹部,将造瘘管通过开口置入袋体内,其结构简单,柔性上层和柔性下层均采用棉布材质,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的同时不会造成患者过敏反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胃造瘘腹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胃造瘘腹袋。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胃造瘘腹袋,包括柔性上层1,柔性下层2,弹力带3,所述柔性下层2的一边沿与柔性上层1的一边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下层2的另一边沿与柔性上层1的另一边沿可拆卸连接,弹力带3的两端分别与柔性下层2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围合形成圆环形状;所述柔性下层2上贯穿开设有开口6。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的一边沿通过针线缝合固定,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的另一边沿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连接围合成袋体。使用方法:将腹袋通过弹力带3裹设于患者腹部,把造瘘管7穿过开口6拉出来后置于柔性下层2表面上,柔性上层1和柔性下层2通过魔术贴贴合形成袋体,将造瘘管7包裹于袋体内,从而实现了对造瘘管7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上层1和柔性下层2为棉布,以便于患者皮肤透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上层1和柔性下层2也可以一体成型,使得结构更为简单,便于制造。所述魔术贴包括设置于柔性上层1的勾面4和设置于柔性下层2上的毛面5。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勾面4包括设置于柔性上层1的右边沿的第一勾面41;设置于柔性上层1的下边沿的第二勾面42;设置于柔性上层1的左边沿的第三勾面43。所述毛面5包括设置于柔性下层2的右边沿并与第一勾面41相对应贴合的第一毛面51;设置于柔性下层2的上边沿并与第二勾面42相对应贴合的第二毛面52;设置于柔性下层2的左边沿并与第三勾面43相对应贴合的第三毛面5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或其他多边形,只要柔性上层1和柔性下层2能够可拆卸地装设成袋体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勾面41、第二勾面42和第三勾面43独立设置,所述第一毛面51、第二毛面52和第三毛面53独立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勾面41、第二勾面42和第三勾面43也可以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毛面51、第二毛面52和第三毛面53也可以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下层2还装设有固定夹8所述固定架8用于固定造瘘管7,避免造瘘管7在袋体内晃动。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造瘘腹袋,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上层(1);/n柔性下层(2),其一边沿与柔性上层(1)的一边沿固定连接,其另一边沿与柔性上层(1)的另一边沿可拆卸连接形成袋体;/n弹力带(3),两端分别与柔性下层(2)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围合形成圆环形状;/n开口(6),贯穿开设于柔性下层(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造瘘腹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上层(1);
柔性下层(2),其一边沿与柔性上层(1)的一边沿固定连接,其另一边沿与柔性上层(1)的另一边沿可拆卸连接形成袋体;
弹力带(3),两端分别与柔性下层(2)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围合形成圆环形状;
开口(6),贯穿开设于柔性下层(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造瘘腹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上层(1)和柔性下层(2)为棉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造瘘腹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魔术贴,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的一边沿通过针线缝合固定,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的另一边沿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上层(1)与柔性下层(2)连接围合成袋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造瘘腹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
勾面(4),固定于柔性上层(1)上;
毛面(5),固定于柔性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