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3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属于中医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筒帽和主筒体;筒帽为贯通结构,且在筒帽的内壁上以筒帽的大台阶侧的侧端面为起始,沿筒帽的轴向设置有内螺纹段;活动端头的外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内螺纹段相配合的外螺纹段,且活动端头通过螺纹配合可活动地安装在筒帽的内部;在活动端头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手控转头和永磁块;在永磁快的下方安装有艾柱连接头;艾柱连接头通过钢块与永磁快之间的磁力作用安装在活动端头上;在钢块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固定针;艾柱通过固定针安装在艾柱连接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前的艾灸筒无法调整内部的艾柱燃烧部位与患者皮肤之间距离,保证治疗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
本技术涉及中医艾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
技术介绍
艾灸时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其主要通过艾在燃烧的过程中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以及艾燃烧生成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传统的艾灸往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手持点燃的艾柱,将燃烧端置于患者身上的待艾灸处上方约3-5cm处位置进行艾灸;但这种艾灸操作方式存在着操作困难、艾灰容易直接掉落在患者的皮肤上造成灼伤,烟气重,容易造成医师疲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如国内公开号为CN103732201B,公开日期为20150527所示的专利文件:“一种磁灸装置”中公开了能够将带有艾柱的筒状装置通过粘片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从而减少了医师的直接手持操作并同时实现磁疗作用,但在其技术方案中,由于艾柱的顶端通过固定针与磁块进行安装,且磁块直接固定在筒状装置的内顶部位置而无法在艾柱燃烧一段时间后,对艾柱燃烧部位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无法保证艾灸的治疗效果,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它包括外壁呈台阶轴结构的筒帽(1)和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2);筒帽(1)上的小台阶侧的外径大小与主筒体(2)的内径大小相同,且筒帽(1)通过筒帽(1)上的台阶可拆卸安装在主筒体(2)上;其特征在于:筒帽(1)为贯通结构,且在筒帽(1)的内壁上以筒帽(1)的大台阶侧的侧端面为起始,沿筒帽(1)的轴向设置有内螺纹段(11);还包括活动端头(3),活动端头(3)的外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内螺纹段(11)相配合的外螺纹段(31),且活动端头(3)通过螺纹配合可活动地安装在筒帽(1)的内部;在活动端头(3)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手控转头(34)和永磁块(32);在永磁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它包括外壁呈台阶轴结构的筒帽(1)和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2);筒帽(1)上的小台阶侧的外径大小与主筒体(2)的内径大小相同,且筒帽(1)通过筒帽(1)上的台阶可拆卸安装在主筒体(2)上;其特征在于:筒帽(1)为贯通结构,且在筒帽(1)的内壁上以筒帽(1)的大台阶侧的侧端面为起始,沿筒帽(1)的轴向设置有内螺纹段(11);还包括活动端头(3),活动端头(3)的外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内螺纹段(11)相配合的外螺纹段(31),且活动端头(3)通过螺纹配合可活动地安装在筒帽(1)的内部;在活动端头(3)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手控转头(34)和永磁块(32);在永磁块(32)的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艾柱连接头(4);艾柱连接头(4)包括钢块(41);艾柱连接头(4)通过钢块(41)与永磁块(32)之间的磁力作用安装在活动端头(3)上;在钢块(41)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固定针(42);艾柱(5)通过固定针安装在艾柱连接头(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在筒帽(1)的小台阶侧的侧端面设置有呈圆环形结构的限位板(12);且所述限位板(12)中部的孔径大小大于艾柱(5)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艾条高度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在主筒体(2)的内部沿其径向设置有艾灰切割网(21);在所述艾灰切割网(21)上靠近主筒体(2)下底板的一端还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2);转轴(22)穿过主筒体(2)的侧壁进行设置,且在转轴(22)上安装有引导转板(23);在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蕾张丁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