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特别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应用、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著名华裔科学家邓青云教授于1987年首次报道了基于三(8-羟基喹啉)铝(Alq3)的电致发光现象,开启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研究的热潮。OLEDs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低功耗等诸多优点而引起了学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常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都具有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往往由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多个功能层构成。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激子注入能垒较高往往会导致高电压下,而目前的电子传输材料的注入能垒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此外,现有的电子传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往往低于空穴传输材料,进而造成激子复合区域偏离而引起电致发光光谱不稳定、效率滚降严重等现象。CN108822114A公开了一种OLED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应用,该类材料以缺电子的2,7-二苯基-1,3,6,8-四氮杂芘为核心,通过在该缺电子中心引入适当的取代基,构成了一类具有优良电子传输性能的小分子OLED功能层材料,分子质量为510~820,材料具有闭环结构和优良的热稳定性,可适应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的蒸镀制程,但是其电子传输能力和电子注入能力有待进一步优化。CN108409730A公开了一种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及制备。所述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为:(1)以2-氯-4,6-二苯基-1,3,5-三嗪与3-溴-苯硼酸进行偶联反应,后续处理,得到含溴中间体;(2)将含溴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
式(I)中,所述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硅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一种;
式(I)中,所述E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一种;
式(I)中,所述D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
式(II)中,所述R5表示单取代到最大允许取代基,所述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硅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所述R5以及与之连接的芳香环相互之间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9~C30杂芳基中的一种;
式(I)中,所述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中的一种;
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C1~C10烷基、C1~C10环烷基、C2~C6烯基、C2~C6环烯基、C1~C6烷氧基、C1~C6硫代烷氧基、C6~C30单环芳基、C6~C30稠环芳基、C3~C30单环杂芳基、C3~C30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或具有式(L-1)的结构,
式(L-1)中,所述p和q各自独立选自0或1,且不同时为0,所述F和G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如下S1-S7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F和G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者未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C1~C10烷基、C1~C10环烷基、C2~C6烯基、C2~C6环烯基、C1~C6烷氧基、C1~C6硫代烷氧基、C6~C30单环芳基、C6~C30稠环芳基、C3~C30单环杂芳基、C3~C30稠环杂芳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E具有式(III)的结构,
所述X1、X2、X3、X4、X5各自独立地选自氮原子或CR7,且所述X1、X2、X3、X4、X5中至少有一项为氮原子;
所述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硅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所述R7以及与之连接的芳香环相互之间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C9~C30杂芳基中的一种;
所述取代的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贝,高文正,李国孟,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