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7907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材料,由紫砂泥、硒矿粉、负离子粉组成,各组分的配比为:所述紫砂泥52~78%、硒矿粉20~43%、负离子粉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陶瓷材料配方中添加了负离子粉,负离子粉可以使陶瓷制品内的水无需加热煮沸即产生并维持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有极强的渗透力,能够保护肠道内的微生物,急速排除细胞内的杂物;添加硒矿粉后,微量元素在水中缓释溶解,可以使产生的小分子团水更加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陶瓷制品在加入90℃水后,10~15分钟就可以产生对人体有益的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并且在10天以内可以基本维持在80赫兹以下,而且该紫砂制品无需煮开水进行使用,只要加入90℃以上水即可冲泡获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尤其是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通常的水是由10个以上的水分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团,为大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6个水分子缔结而成。用核磁共振方法检验水分子团的大小,检测值大于100Hz为大分子团水,小于100Hz为小分子团水,一般的水半幅宽为108Hz。大分子团水活性差,不易被吸收,而小分子团水活性高,渗透性强,更容易通过水通道进出细胞,因而被称为“给细胞喝的水”,小分子团水十分有利于饮用者的健康,能保护肠内微生物,极速排除细胞内的脏污。现有的如中国专利ZL2014106358299公开了一种小分子陶瓷容器的制作工艺,使用该专利紫砂泥+粘土泥配方和制作工艺制得的陶瓷容器可以使水变成46赫兹左右的小分子水,但是这种陶瓷容器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缺陷,一方面,必须用此陶瓷容器烧水,煮沸3~4min后才会产生小分子水团,如需外出旅行或出差无法携带陶瓷容器在炉灶上烧水使用,因此使用十分不便;另一方面,在倒入饮用杯后20~30min或温度降到30~40度以下时,小分子水团极速减少,在30mim后小分子水团基本消失,因此其所产生的小分子水团的稳定性差,无法满足低于30度以下或长时间饮用到小分子水团的需求。负离子粉是对能产生空气负离子的粉体材料的统称,负离子粉通常由稀土盐或镧系盐、电气石粉等物质组成。电气石是结构和成分复杂的含硼硅酸盐矿物,电气石由于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电气石自发极化效应产生的电极使其周围的水分子发生电解作用,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水分子或其他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电气石能够自动和永久地释放负氧离子,进而被称之为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稀土盐与处理过的电气石进行机械化学复合,可以提高电气石对空气分子的电离能力,成为高效产生负离子的粉体。目前市场上的硒矿粉系列规格有从20目到2500目不等,硒矿粉成分及配比为:硒/Se0.1-3%,硅/SiO250-62%,钙/CaO3-5%,铝/Al2O310-17%,铁/Fe2O30.15-1%,镁/MgO1.5-2.5%,钾/K2O3-4%,钠/Na2O3-4%,钛/TiO20.3-0.6%,磷/P2O50.1-0.18%,锰/MnO0.06-0.1%,其中重金属含量为:镉/Cd<5ppm,铜/Cu<3ppm,锌/Zn<5ppm,砷/As<1ppm,汞/Hg<3ppm,铅/Pb<5ppm,铬/Cr<5ppm。硒本身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排毒、清除胆固醇、抗污染、防辐射、防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陶瓷制品获得小分子团水方式有局限、产生的小分子团水稳定性差等缺点,提供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得陶瓷制品可以在不煮沸的环境下即产生小分子团水,携带更加方便,且产生的小分子团水形态稳定。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泥料的组成为:紫砂泥52~78%、硒矿粉20~43%、负离子粉2~5%,其中紫砂泥优选宜兴紫砂泥,更优选为宜兴黄龙山4号井底槽清泥、宜兴南山紫泥、宜兴红拼紫泥、湖㳇紫泥、白麻子泥、红麻子泥;硒矿粉原料中硒含量大于0.1%,硒矿粉的目数选择800~2000目,其添加比例根据不同的紫砂泥品种和客户需求选择;负离子粉选择3万~7万单位。所述陶瓷材料可以为紫砂壶、紫砂杯、紫砂酒具、紫砂锅、紫砂煲、紫砂缸、紫砂罐、紫砂瓶等陶瓷容器或紫砂材质的其它制品。陶瓷材料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泥料处理首先把选好的紫砂泥原料粉碎至40~80目,硒矿粉和负离子粉先放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再与粉碎好的紫砂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料水比按100:20),搅拌成湿料,再进行炼泥。如采购的硒矿粉目数达不到800~2000目,可以先进行研磨再添加至紫砂泥中。S2陈腐再炼炼泥完成的湿料抽真空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进行陈腐,使其充分吸收水份,相互融合,陈腐2~4个月后再炼,密封包装待用。S3坯料成型用炼好的紫砂泥料制成所需的器型容器、器具等坯料。S4坯料烘干坯料制成后让其自然干燥,1、2、3、4、11、12月份干燥24小时,5、6、7、8、9、10月份干燥12小时,再放入80~100℃烘房烘干48小时,严格控制坯料的含水量,使其含水量低于2%。S5烧制成型将干燥后的坯料放入炉窑中,炉盖呈40~50度角打开,开始加热1.5~2.5h,温度升高至200℃,调整炉盖呈20~30度角打开,继续加热2~4小时,温度升高至700℃,盖上炉盖继续加热2h,温度升高至900℃,堵上炉盖上的透气孔,继续加热1~3h,烧成温度比不添加硒矿粉和负离子粉的原泥烧成温度低20~50度,随后自行降温6~12h至600℃,拔掉透气孔塞子,5~7h后自行降温至200℃,随后炉盖开启呈40~50度角,0.5~2.5h后炉内温度降至100℃,取出成品。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泥料中添加了硒矿粉,硒矿粉中富含大量矿物质元素,由表1可知,其中硒、锌、钾、钙、铝、镁、钾等矿物质的熔点较低,硒、锌、钾的沸点较低。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烧制的温度和升温的速度,如果不控制温度、升温速度或炉盖角度在烧制过程中坯料会产生气体,坯料本身体积会膨胀使产品制作失败,且大量溢出的气体还会损坏烧料的炉窑,加了硒矿粉和负离子粉的本配方烧制温度比原用紫砂泥的烧制温度要低20~50℃左右,低温烧制可以减缓坯料产生气体的速度并顺利排气,使产品正常成型,成品体积收缩约8~12%,表面光滑无毛刺,光泽感好。另外,在烧制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炉盖的开启角度,如果在温度升高至600℃以前一直开启45度,从45度直接关闭炉盖继续烧制,虽然可以制得器具整体表面光滑无毛刺,光泽感好的产品,但器具的细节部,如杯盖上的图形装饰部、手柄连接部等依然容易出现局部膨胀的现象,这些地方的厚度比杯体的厚度厚,更加容易产生气体,因此,出现瑕疵品的概率高。如果严格控制炉盖的开启角度,在烧制过程中逐步慢慢地关闭炉盖,最后再塞上透气孔塞子,可以减缓烧制进程,使各种矿物质元素在杯体缓慢均匀分布,形成均匀细致的结构,使较厚的细节部也不容易出现膨胀现象,同时,细密均匀的结构使矿物质元素更利于缓释于水中,保护小分子团水的稳定性。表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陶瓷材料,由紫砂泥、硒矿粉、负离子粉组成,各组分的配比为:所述紫砂泥52~78%、硒矿粉20~43%、负离子粉2~5%。本专利技术的陶瓷材料配方中添加了负离子粉,负离子粉可以使陶瓷制品内的水无需加热煮沸即产生并维持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有极强的渗透力,能够保护肠道内的微生物,急速排除细胞内的杂物;添加硒矿粉后,微量元素在水中缓释溶解,可以使产生的小分子团水更加稳定,且硒矿粉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人类饮用后,可以在体内形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把能诱发癌变的金属离子排出体外;水中硒含量达到22ug/L以上,硒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增加免疫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紫砂泥、硒矿粉、负离子粉组成,各组分的配比为:所述紫砂泥52~78%、硒矿粉20~43%、负离子粉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紫砂泥、硒矿粉、负离子粉组成,各组分的配比为:所述紫砂泥52~78%、硒矿粉20~43%、负离子粉2~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砂泥为宜兴紫砂泥;优选为宜兴黄龙山4号井底槽清泥、宜兴南山紫泥、宜兴红拼紫泥、湖㳇紫泥、白麻子泥或红麻子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硒矿粉中硒含量大于0.1%,目数为800~2000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粉为3万~7万单位。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泥料处理:
紫砂泥原料粉碎,硒矿粉和负离子粉混合均匀后,再与紫砂泥按比例混合,按100:20的料水比加水,搅拌成湿料,炼泥;
S2坯料成型:
用炼好的紫砂泥料制成坯料;
S3烧制成型:
坯料入炉,加热1.5~2.5h,温度升高至200℃,加热2~4小时,温度升高至700℃,盖上开启装置继续加热2h,温度升高至900℃,关闭透气孔,继续加热1~3h,烧成温度比不添加硒矿粉和负离子粉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馀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