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闻雷专利>正文

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813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各步骤:步骤一、陶泥原料:将黏土或黄河胶泥粉、高岭土粉、焦宝石粉混合获得陶泥;步骤二、塑造成型:将步骤一获得的陶泥进行拉坯塑型并凉干,获得陶坯;步骤三、烧制工艺:采用电加热体和液化气辅助的电气双烧窑炉,电气双烧窑炉的烧制过程包括:将陶坯放入电气双烧窑炉中,依靠电加热体和液化气喷枪相互配合进行升温,并按正常升温曲线烧至1230摄氏度保温,然后再逐步退温80~100摄氏度后烧制完毕,获得陶坯;本制备方法大幅提高黑陶致密度,增加硬度,减少黑陶器皿的吸水性,拓宽其应用领域;烧制过程利用液化气还原渗碳,清洁卫生低污染低排放,安全系数高,程序简单容易操作。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a kind of 1230 \u2103 high temperature black pottery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加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其中以薄壳黑陶制作水平最高,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筛选、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这时期的黑陶采用快轮制做,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其优雅的造型、精妙的弦纹、细腻温润的质感,散发着高雅的气质和诱人的魅力,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黑陶选用的泥土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流至其下游,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泥土取出后经晾干、粉碎、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捏制、盘筑或拉坯造型后,用竹刀、牛角片等工具反复压光,使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进行雕刻装饰,最后入窑烧制。但是,传统黑陶用料单一,烧成温度较低,产品吸水性大,致密度低,坚硬度不够,极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各步骤:/n步骤一、陶泥原料:将黏土或黄河胶泥粉、高岭土粉、焦宝石粉混合获得陶泥;/n步骤二、塑造成型:将步骤一获得的陶泥进行拉坯塑型并凉干,获得陶坯;/n步骤三、烧制工艺:采用电加热体和液化气辅助的电气双烧窑炉,电气双烧窑炉的烧制过程包括:/n将陶坯放入电气双烧窑炉中,打开烟囱、观察孔,关闭窑门,启动电加热体的电源,按正常升温曲线烧至1230摄氏度保温;/n打开液化气喷枪的液化气阀门,点燃液化气喷枪调节至中火弱还原焰气氛;/n保温和弱还原焰同步进行35~45分钟;/n关掉电气双烧窑炉的电源、烟囱和观察孔;把液化气喷枪调节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各步骤:
步骤一、陶泥原料:将黏土或黄河胶泥粉、高岭土粉、焦宝石粉混合获得陶泥;
步骤二、塑造成型:将步骤一获得的陶泥进行拉坯塑型并凉干,获得陶坯;
步骤三、烧制工艺:采用电加热体和液化气辅助的电气双烧窑炉,电气双烧窑炉的烧制过程包括:
将陶坯放入电气双烧窑炉中,打开烟囱、观察孔,关闭窑门,启动电加热体的电源,按正常升温曲线烧至1230摄氏度保温;
打开液化气喷枪的液化气阀门,点燃液化气喷枪调节至中火弱还原焰气氛;
保温和弱还原焰同步进行35~45分钟;
关掉电气双烧窑炉的电源、烟囱和观察孔;把液化气喷枪调节至小火强还原焰气氛,至电气双烧窑炉的温度退至940~960摄氏度;
关闭液化气喷枪的液化气阀门,熄火;13~17分钟后打开电气双烧窑炉的烟囱、观察孔和窑门持续退温;
待窑温退至80~100摄氏度后烧制完毕,获得黑陶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黏土或黄河胶泥粉的质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闻雷魏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闻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