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镍碴制砂在PHC混凝土管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镍碴制砂在PHC管桩混凝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PHC管桩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建筑基础工程对PHC管桩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砂是PHC管桩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管桩企业混凝土生产使用的都是天然砂。但是,随着天然砂的长期开采,也导致天然砂的资源日渐枯竭,同时开采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目前,一些机制砂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低品位机制砂,例如镍碴制砂,这些低品位机制砂的产生,由于不能对其合理利用,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若在PHC管桩混凝土中对这些低品位机制砂加以充分合理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天然砂供应不足的现状,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利号CN201110120944.9,专利名称“一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管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的制备方法。一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管桩 ...
【技术保护点】
1.镍碴制砂在PHC混凝土管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HC混凝土管桩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增效剂、细骨料、粗骨料、改性减水剂以及水,所述混凝土的容重为2400~2600Kg/m
【技术特征摘要】
1.镍碴制砂在PHC混凝土管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HC混凝土管桩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增效剂、细骨料、粗骨料、改性减水剂以及水,所述混凝土的容重为2400~260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所用胶凝材料用量为12~22%,增效剂用量为1~5%,细骨料用量为22~32%,粗骨料用量为40~52%,减水剂掺量为0.2~1.0%,其余用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C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为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C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改性碳酸钙粉料。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HC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镍碴制砂,其粒径为0.15-4.7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HC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为粒径4.8-20mm的碎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HC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减水剂为聚羧酸改性脂肪族减水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C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酸钙粉料的制备方法为:
a、干燥:将碳酸钙粉料在80~90℃的条件下干燥4~6h,使碳酸钙粉料的含水量低于0.02%;
b、烷基化处理:向干燥过后的碳酸钙粉料加入重量为碳酸钙粉料重量2~3倍的氯丁烷有机溶剂和重量为碳酸钙粉料重量10~15%的偶联剂,加热,搅拌反应3~6h;
c、接枝:烷基化处理后的碳酸钙粉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