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1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鼾腰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为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穴位刺激模块、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和供电模块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接的手机APP或者自带的鼾声识别模块,在接收到鼾声信号后开启穴位刺激模块,刺激用户翻身,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翻身,从而确定穴位刺激模块是继续刺激还是关闭,传感器检测精度高,最大化的保证用户在不被刺激醒的情况下止鼾,使用户睡眠更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鼾腰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中的睡眠健康保障领域、止鼾器材领域、OSAHS预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鼾腰带。
技术介绍
睡觉打鼾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打鼾不仅会影响别人休息,还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信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许多危害。打鼾症,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它不仅可导致打鼾症者白天嗜睡、疲惫,而且可能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通过对人体腰部进行刺激,从而使用户翻身,达到止鼾的目的。公告号为CN2577805的《鼾症腰带》公开了一种治疗打鼾的腰带,公告号为CN203400238U的《一种新型止鼾腰带》公开了一种治疗打鼾的腰带,其均通过腰带后布袋或硬质板材内的弹性球体刺激用户翻身,CN203379252U的《具有治疗鼾症功能的侧卧姿睡眠保持腰带》公开了一种治疗打鼾的腰带,其通过带体中的防仰卧凸体刺激用于翻身,其还通过可手动调节的连接部、推块与突出部的连接关系,对凸体进行预设程度的高度调节,如上这种通过机械构造帮助止鼾的腰带均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公告号为CN203915193U的《一种带有呼吸传感器的止鼾腰带》公开了一种通过检测用户呼吸频率,带动振动发生模块帮助用户止鼾,这种通过检测呼吸频率来检测打鼾的方式准确度存在不足,且容易被周围睡觉的人干扰,公告号为CN205031413U的《防打鼾腰带》公开了一种通过睡觉中触碰压力开关帮助用户止鼾的腰带,这种方式触发腰部的四个压力开关中的一个来止鼾,在用户睡眠时,很容易因为误碰而振醒,非但不会很好地止鼾,反而会大大降低用户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精确度高、刺激感强的止鼾腰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止鼾腰带,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为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穴位刺激模块、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和供电模块电路,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鼾声信号传递至穴位刺激模块;所述穴位刺激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体的预设部位进行预设频率的刺激,其在接收到鼾声信号后开启,在接收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反馈的用户翻身信号后关闭;所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用于检测用户是否翻身,当传感器的值大于设定的翻身阈值时认为用户翻身,若检测到用户翻身,则将用户翻身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穴位刺激模块。进一步地,所述腰带本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用于指示充电状态、联网状态的指示灯,所述电源开关和指示灯均连接在电路板上。进一步地,止鼾腰带的电器元件通过供电模块电路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电路与内置于夹层中的锂电池相连,所述锂电池为充电电池,其通过锂电池充电模块电路为其充电,所述腰带本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电路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腰带本体中的语音采集模块电路或者移动终端进行鼾声信号的检测,所述语音采集模块与电路板连接或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讯功能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穴位刺激模块包含振动电机及包裹振动电机的外壳,所述振动电机通过振动电机驱动电路开启或关闭,由电路板产生的不同占空比的方波供电,该占空比能够由用户自行调节,以使不同的用户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刺激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穴位刺激模块为两个,分别置于所述腰带本体的预设部位,此预设部位使得两个穴位刺激模块均能够对人体预设位置进行刺激。进一步地,所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包括所述振动传感器和水平传感器,所述水平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睡姿,根据水平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判断用户是偏左侧躺或偏右侧躺,若水平传感器检测用户偏左侧躺,则将相应信号输送至右侧的穴位刺激模块,若水平传感器检测用户偏右侧躺,则将相应信号输送至左侧的穴位刺激模块;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是否翻身,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时,输出一个电信号,此电信号若大于预设值,则证明用户已在穴位刺激模块的刺激下翻身。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外接的手机APP或者自带的鼾声识别模块,在接收到鼾声信号后开启穴位刺激模块,刺激用户翻身,通过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翻身,从而确定穴位刺激模块是继续刺激还是关闭,传感器检测精度高,最大化的保证用户在不被刺激醒的情况下止鼾,使用户睡眠更健康。本技术止鼾效果良好,促使用户无意识地自主翻身,在不影响睡眠质量的情况下实现止鼾。同时,刺激穴位有按摩的功效,长期使用有缓解疲劳、保健身体的功效。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止鼾器材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止鼾腰带内部主要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锂电池充电模块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供电模块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振动电机驱动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开关式水平传感器电路图。图9为本技术开关式振动传感器电路图。图10为本技术主控系统电路图。图11为本技术LED电路图。图12为本技术外部按键示意图。图中:1、腰带本体;2、电源开关;3、穴位刺激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止鼾腰带,包括:腰带本体1,所述腰带本体1为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穴位刺激模块3、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和供电模块电路。如图2、图3所示,具体应用中,腰带的前,后侧分别设有若干开口,其中,前置开口可用于突出开关按键、主面板等易于被用户触碰的功能部,外部按键电路图如图12所示,后置开口用于突出穴位刺激模块3,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腰带可选用不同材质制作,本技术穴位刺激模块3刺激的穴位包括但不限于大横穴,本实施例中,穴位刺激模块3主要刺激的穴位为大横穴(找寻穴位的方法:与肚脐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距肚脐左右约4寸即13.2cm处或大腿中线与经过肚脐的水平线交叉处),故可选用不同尺寸型号,以匹配不同身材的用户,或是通过设置卡扣、弹力线等可调节机构将穴位刺激模块3调整到不同用户的大横穴位置。本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鼾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为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穴位刺激模块、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和供电模块电路,/n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鼾声信号传递至穴位刺激模块;/n所述穴位刺激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体的预设部位进行预设频率的刺激,其在接收到鼾声信号后开启,在接收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反馈的用户翻身信号后关闭;/n所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用于检测用户是否翻身,当传感器的值大于设定的翻身阈值时认为用户翻身,若检测到用户翻身,则将用户翻身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穴位刺激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鼾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为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上的无线通讯模块、穴位刺激模块、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和供电模块电路,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鼾声信号传递至穴位刺激模块;
所述穴位刺激模块,用于对用户身体的预设部位进行预设频率的刺激,其在接收到鼾声信号后开启,在接收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反馈的用户翻身信号后关闭;
所述外部状态监测电路,用于检测用户是否翻身,当传感器的值大于设定的翻身阈值时认为用户翻身,若检测到用户翻身,则将用户翻身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穴位刺激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本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用于指示充电状态、联网状态的指示灯,所述电源开关和指示灯均连接在电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腰带,其特征在于,止鼾腰带的电器元件通过供电模块电路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电路与内置于夹层中的锂电池相连,所述锂电池为充电电池,其通过锂电池充电模块电路为其充电,所述腰带本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电路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腰带,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于腰带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深蓝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