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截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1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截骨工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辅助工具,直接在截骨位点上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工具本体,其中,所述工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导向结构,当所述工具本体固定在畸形骨骼上时,所述切割工具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所述切割导向结构向切割所述畸形骨骼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辅助截骨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截骨工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截骨工具。
技术介绍
严重的围关节畸形可致使关节面过度磨损,为了减轻疼痛、减缓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恢复下肢力线,可行关节外畸形的多平面截骨+髓内钉或钢板固定术进行矫正。传统截骨术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均是基于二维平面,然而复杂的晚期关节外畸形截骨矫形时,需要从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三维立体上共同考虑截骨位点的选择,确定截骨位点后,进行多次模拟的截骨手术,直接在该截骨位点上进行切割,在拼接切割之后的骨骼并对其做固定处理。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截骨位点上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位置不准确,进而导致围关节畸形的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辅助截骨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辅助工具,直接在截骨位点上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截骨工具,包括工具本体,其中,所述工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导向结构,当所述工具本体固定在畸形骨骼上时,所述切割工具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所述切割导向结构向切割所述畸形骨骼的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工具本体沿所述畸形骨骼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自由端面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可选地,所述工具本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孔槽,所述切割孔槽沿所述畸形骨骼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在所述工具本体上,所述切割孔槽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可选地,所述工具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畸形骨骼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孔槽,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两者的自由端面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弧形结构。可选地,所述工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所述畸形骨骼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在所述工具本体上,所述导向面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可选地,所述工具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分别与所述畸形骨骼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上均设置有所述导向面,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所述导向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所述导向面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均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存在有夹角,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畸形骨骼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为所述导向面,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接。可选地,所述辅助截骨工具是由3D打印机制作的。可选地,所述工具本体采用的材料为尼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截骨工具,工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导向结构,当工具本体固定在畸形骨骼上时,切割工具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切割导向结构向切割畸形骨骼的方向移动。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截骨工具,将辅助截骨工具的切割导向结构与畸形骨骼上的截骨位点相对应,切割工具沿着切割导向结构向着畸形骨骼上的截骨位点进行切割,并能将畸形骨骼切断,在切割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切割畸形骨骼的位置比较准确,进而使得治疗效果比较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辅助工具,直接在截骨位点上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截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截骨工具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截骨工具和畸形骨骼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辅助截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辅助截骨工具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辅助截骨工具和畸形骨骼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具本体;11、切割导向结构;111、切割孔槽;112、导向面;12、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4、连接部;15、第一连接支架;151、固定板;1511、螺钉柱;152、连接板;16、第二连接支架;17、连接杆;2、畸形骨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截骨工具,包括工具本体1,其中,工具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导向结构11,当工具本体1固定在畸形骨骼2上时,切割工具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切割导向结构11向切割畸形骨骼2的方向移动,能把畸形骨骼2和工具本体1一起切断。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截骨工具,将辅助截骨工具的切割导向结构11与畸形骨骼2上的截骨位点相对应,切割工具沿着切割导向结构11向着畸形骨骼2上的截骨位点进行切割,并能将畸形骨骼2切断,在切割导向结构11的导向作用下,切割畸形骨骼2的位置比较准确,进而使得治疗效果比较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辅助工具,直接在截骨位点上进行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割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工具本体1沿畸形骨骼2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自由端面形成切割导向结构11。工具本体1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孔槽111,切割孔槽111沿畸形骨骼2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在工具本体1上,切割孔槽111形成切割导向结构11。切割工具沿着两个自由端面以及两个切割孔槽111对畸形骨骼2进行切割后,使得畸形骨骼2分成了五段骨骼,将预先设定要丢掉的骨骼去掉,用剩下的骨骼进行拼接固定,使得能够达到治疗效果。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工具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和连接部14,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分别与畸形骨骼2相连接,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通过连接部14相连接,第一固定部12与连接部14之间、第二固定部13与连接部14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孔槽111,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两者的自由端面形成切割导向结构11。切割工具沿着两个自由端面以及两个切割孔槽111对畸形骨骼2进行切割,一般将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所对应的骨骼丢掉,将其余的三段骨骼进行拼接固定。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截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本体(1),其中,/n所述工具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导向结构(11),当所述工具本体(1)固定在畸形骨骼(2)上时,切割工具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所述切割导向结构(11)向切割所述畸形骨骼(2)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截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本体(1),其中,
所述工具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导向结构(11),当所述工具本体(1)固定在畸形骨骼(2)上时,切割工具在外力作用下能沿着所述切割导向结构(11)向切割所述畸形骨骼(2)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截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1)沿所述畸形骨骼(2)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自由端面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截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1)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孔槽(111),所述切割孔槽(111)沿所述畸形骨骼(2)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在所述工具本体(1)上,所述切割孔槽(111)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截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和连接部(14),所述第一固定部(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3)分别与所述畸形骨骼(2)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3)通过所述连接部(14)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与所述连接部(14)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13)与所述连接部(14)之间均设置有切割孔槽(111),所述第一固定部(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3)两者的自由端面形成所述切割导向结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截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2)、所述第二固定部(13)和所述连接部(14)均为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营付君柴伟倪明宋俊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