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907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属于医用补片缝合钉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包括螺旋钉体、设于螺旋钉体一端的钉头和设于螺旋钉体另一端的钉尖,螺旋钉体为丝状螺旋结构,且在螺旋钉体的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倒刺,螺旋钉体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钉,采用记忆合金制作,且螺旋钉体为具有倒刺的丝状螺旋结构,在固定钉植入肉体固定补片后,利用人体温度发生记忆合金变形压缩,结合倒刺结构,使修复补片固定牢靠,固定钉不易脱落,提高了修复补片的固定牢固性和可靠性;另外,固定钉的钉尖采用三段结构,有效提高了固定钉的穿刺力,使固定钉的植入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补片固定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
技术介绍
在软组织缺损重建手术中,如胸壁缺损和疝气等修补手术,通常需要使用修复补片进行修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修复补片按材质大致可分为聚酯补片、聚丙烯补片和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三种;按补片编织结构大致分为自固定补片和非自固定补片。软组织修复补片在植入患处后需要保持一定的形状才能稳定发挥其代替人体组织功能的作用,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修复补片进行固定。目前,对于非自固定补片的固定通常采用钉枪钉合、缝线缝合和纤维蛋白胶粘合等。补片钉合的方法是补片固定中传统的固定方法,其操作方便,固定较为可靠,且运用较成熟。常用的补片钉为5mm内藏式螺旋钛钉,该螺旋钛钉结构简单,但由于其规格长度要求小于5mm,植入体内后易退出,因此固定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螺旋钛钉在植入肉体时,钉尖结构对植入灵活性有很大影响,较钝的钉尖不仅植入困难,而且对组织的破坏也较大,患者的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螺旋钛钉存在固定稳固性和植入灵活性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软组织修复补片用固定钉采用记忆合金制作而成,且螺旋钉体为具有倒刺的丝状螺旋结构,在固定钉植入肉体固定补片后,利用人体温度发生记忆合金变形压缩,同时结合倒刺结构,使修复补片固定牢靠,固定钉不易脱落,提高了修复补片的固定牢固性和可靠性;另外,固定钉的钉尖采用三段结构,前段角度大,后段角度小,中间段内凹过渡,有效提高了固定钉的穿刺力,使固定钉的植入操作更加灵活方便。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包括螺旋钉体、设于螺旋钉体一端的钉头和设于螺旋钉体另一端的钉尖,所述的螺旋钉体为丝状螺旋结构,且在螺旋钉体的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倒刺,所述的螺旋钉体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钉尖为三段结构,包括钉尖前段、钉尖中间段和钉尖后段,所述的钉尖前段的角度为30°~45°,所述的钉尖后段的角度为15°~20°,所述的钉尖前段和钉尖后段由钉尖中间段过渡,且钉尖中间段向内凹陷。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钉体的螺旋丝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倒刺由螺旋丝的侧壁斜切成型。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钉体与钉头连接的一端具有一段平直连接段,所述的平直连接段与钉头底部焊接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钉头上设有旋转施钉部。更进一步地,该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的总长度不大于5mm。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包括螺旋钉体、设于螺旋钉体一端的钉头和设于螺旋钉体另一端的钉尖,螺旋钉体为丝状螺旋结构,且在螺旋钉体的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倒刺,螺旋钉体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在固定钉植入肉体固定补片后,利用人体温度发生记忆合金变形压缩,同时结合倒刺结构,使修复补片固定牢靠,固定钉不易脱落,提高了修复补片的固定牢固性和可靠性;(2)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钉尖为三段结构,包括钉尖前段、钉尖中间段和钉尖后段,钉尖前段的角度为30°~45°,钉尖后段的角度为15°~20°,钉尖前段和钉尖后段由钉尖中间段过渡,且钉尖中间段向内凹陷,钉尖的前段角度大,后段角度小,中间段内凹过渡,有效提高了固定钉的穿刺力,使固定钉的植入操作更加灵活方便;(3)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螺旋钉体的螺旋丝截面为圆形,倒刺由螺旋丝的侧壁斜切成型,制作时可在螺旋丝直线状态下成型倒刺后再通过滚压和拉伸形成螺旋钉体结构,倒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4)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螺旋钉体与钉头连接的一端具有一段平直连接段,平直连接段与钉头底部焊接连接,便于固定钉的制作;且在钉头上设有旋转施钉部,可用于连续击发操作,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K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螺旋钉体;1-1、倒刺;1-2、平直连接段;2、钉头;2-1、旋转施钉部;3、钉尖;3-1、钉尖前段;3-2、钉尖中间段;3-3、钉尖后段。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包括螺旋钉体1、设于螺旋钉体1一端的钉头2和设于螺旋钉体1另一端的钉尖3,钉尖3一体成型在螺旋钉体1上,螺旋钉体1为丝状螺旋结构,且在螺旋钉体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倒刺1-1,螺旋钉体1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可采用现有的可吸收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该记忆合金的变相温度为37℃~50℃,在固定钉植入肉体固定补片后,利用人体温度发生记忆合金变形压缩,从而增加了固定钉与人体肉体组织的结合牢固性,同时结合螺旋钉体1表面的倒刺1-1,使修复补片固定牢靠,固定钉不易脱落,提高了修复补片的固定牢固性和可靠性。上述的螺旋钉体1的螺旋丝截面优选为圆形,倒刺1-1由螺旋丝的侧壁斜切成型,制作时可在螺旋丝直线状态下成型倒刺后再通过滚压和拉伸形成螺旋钉体结构,倒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为了便于制作,在螺旋钉体1与钉头2连接的一端具有一段平直连接段1-2,平直连接段1-2与钉头2底部焊接连接,利用平直连接段1-2与钉头2底部形成更多的接触,从而便于提高焊接牢固性。另外,在钉头2上设有旋转施钉部2-1,该旋转施钉部2-1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平口”结构,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固定钉的旋转施钉,可用于连续击发操作,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本实施例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总长度不大于5mm,满足了软组织修复补片的固定钉标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钉尖3为三段结构,包括钉尖前段3-1、钉尖中间段3-2和钉尖后段3-3,钉尖前段3-1、钉尖中间段3-2和钉尖后段3-3依次设置,且钉尖前段3-1和钉尖后段3-3斜切成型,钉尖前段3-1的角度为30°,钉尖后段3-3的角度为15°,钉尖前段3-1和钉尖后段3-3由钉尖中间段3-2过渡,且钉尖中间段3-2向内凹陷,采用上述三段结构的钉尖,有效提高了固定钉的穿刺力,使固定钉的植入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钉尖3的三段结构设计如下:钉尖前段3-1的角度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包括螺旋钉体(1)、设于螺旋钉体(1)一端的钉头(2)和设于螺旋钉体(1)另一端的钉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钉体(1)为丝状螺旋结构,且在螺旋钉体(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倒刺(1-1),所述的螺旋钉体(1)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包括螺旋钉体(1)、设于螺旋钉体(1)一端的钉头(2)和设于螺旋钉体(1)另一端的钉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钉体(1)为丝状螺旋结构,且在螺旋钉体(1)的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倒刺(1-1),所述的螺旋钉体(1)由记忆合金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组织修复补片用记忆合金固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尖(3)为三段结构,包括钉尖前段(3-1)、钉尖中间段(3-2)和钉尖后段(3-3),所述的钉尖前段(3-1)的角度为30°~45°,所述的钉尖后段(3-3)的角度为15°~20°,所述的钉尖前段(3-1)和钉尖后段(3-3)由钉尖中间段(3-2)过渡,且钉尖中间段(3-2)向内凹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于峰高嵩李长春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联星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