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超娟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84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包括一帽本体,帽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活检孔,活检孔上设有活检管,活检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包括第一定位台阶与第二定位台阶,呈V型相互配合闭合,活瓣的稳固性得以提升,并且增加液体穿过活瓣的流通长度,增加防水效果,活检管内还设有第一止流阀,防止液体穿过活瓣喷溅出来,同时在帽本体上增加了注液管,注液管上设有第二止流阀,便于医护人员注水治疗,节省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
技术介绍
在常规内镜检查过程中,内镜下常发现患者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杜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通常潜在出血风险,需立即进行相应的内镜下治疗。此时,若临时更换特殊治疗镜等,势必将延缓治疗时间,且极易影响已暴露的最佳术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增加抢救风险或抢救成本,且内镜注水镜购买费用昂贵,接头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内镜治疗镜,降低医院成本;内镜设备品牌不同,像奥林巴斯以及富士等品牌内镜,如果需要买对应的治疗内镜医院成本过高;因此,为了避免内镜检查过程中多次更换治疗镜及接头,有必要设计一种操作便捷且功能多样的接头。中国技术专利CN209236224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镜下使用一次性集成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上端固联有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接头本体内部相连通的开口,接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接头本体的侧壁于所述单向阀的下方开设有注液孔;使用时,内镜下治疗时所使用的器械穿过该依次转过一字型开口和单向阀后伸入体内;通过注液软管注入水或者药液。由于这种接头的上弹片和下弹片的是平行的,在内镜下治疗时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穿过一字型开口,并从单向活瓣的上弹片和下弹片之间伸入人体内时,很容易使得上弹片或下弹片超过其弹性限度的范围内而失效,当取出医疗器械时导致单向活瓣的上弹片或下弹片无法自动回弹复位,且上弹片与下弹片接触面不够,容易出现液体回流,内镜检查时经常有患者腔内处于充气的状态,出现人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向外喷溅的现象,污染医护人员的环境,不利于医护人员自身防护,该设计不能有效的避免液体向外喷溅的现象,此外,注液管上的止流夹有时并不能有效地夹紧注液管,不安全可靠,人体有可能会出现回流的现象,造成连接处的注水使得药液污染,而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以及注射药液时,患者胃腔处于充气状态,压力较大,极有可能液体从内镜通道以及注水通道倒流喷出,不能有效的达到液体单向的从内镜通道流入病人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包括一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本体正上方设置有活检孔,所述活检孔内设置有活检管,所述活检管上设有第一止流阀,所述活检管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活检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搭设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活检管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向下倾斜延伸而形成V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为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活检管的下方,所述注液孔内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止流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为面接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橡胶材质弹性件,所述帽本体以及所述活检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帽本体以及所述活检管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横截面呈一字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注液管为注液软管。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帽本体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进一步地,所述帽本体内侧下方围绕所述帽本体还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为橡胶卡扣,所述卡扣周围设有橡胶套。综上所述,运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并且成本低,该用于多功能内镜下的接头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向下倾斜延伸而形成V型结构,且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之间为可分离地连接,使得医疗器械很容易就能依次穿过开口、单向活瓣而伸入人体腔内进行内镜下治疗,另外,医疗器械穿过单向活瓣不容易使得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超过其弹性限度的范围内,当取出医疗器械时,单向活瓣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都能按照预定自动回弹复位,更加安全可靠,且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台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台阶,第一定位台阶与第二定位台阶搭设布置,第一定位台阶与第二定位台阶的连接结构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接,提高了接头的密封性,避免了出现人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向外喷溅的现象,而消除了安全隐患,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在活检管上增加第一止流阀,进一步防止液体回流,通过第二止流阀代替现有的止流夹设置于注液管上,稳定性更高,能有效地封闭注液管,几乎不可能会出现回流的现象,进一步地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外,本技术的用于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可最大限度发挥内镜下治疗时接头的作用,有效缩短抢救时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抢救时间,解决了现有普通接头治疗时步骤较为繁琐、无法兼具注水推药喷洒等多重功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单向活瓣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帽本体,101-活检孔,102-活检管,103-卡扣,104-橡胶套,105-第一止流阀,2-开口,3-单向活瓣,301-第一弹性件,302-第二弹性件,303-第一定位台阶,304-第二定位台阶,4-注液孔,5-注液管,6-第二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观察者左侧设为后,观察者右侧设为前,观察者前方设为左,观察者后方设为右,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上端”、“内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帽本体1正上方设置有活检孔101,活检孔101内设置有活检管102,活检管102上设置有开口2,活检管102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3,单向活瓣3包括第一弹性件301以及第二弹性件302,第一弹性件301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303,第二弹性件302的自由端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台阶303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台阶304,第一定位台阶303与第二定位台阶304搭设布置,第一弹性件301和第二弹性件302分别设置于活检管102两侧的内壁上,第一弹性件301和第二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包括一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本体正上方设置有活检孔,所述活检孔内设置有活检管,所述活检管上设有第一止流阀,所述活检管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活检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搭设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活检管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向下倾斜延伸而形成V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为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活检管的下方,所述注液孔内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止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包括一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本体正上方设置有活检孔,所述活检孔内设置有活检管,所述活检管上设有第一止流阀,所述活检管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活检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搭设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活检管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向下倾斜延伸而形成V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为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活检管的下方,所述注液孔内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止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次性双通道内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娟
申请(专利权)人:杨超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