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81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包括垫圈底座,所述垫圈底座底部的尾端安装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一摆动卡块、第二摆动卡块,所述第一摆动卡块包括弧形的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一端的卡位柱以及位于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二摆动卡块也包括弧形的连接杆以及位于连接杆一端的卡位柱以及位于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安装环,螺栓分别穿过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上的通孔后与螺母配合实现对第一、第二摆动卡块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适当转动第一摆动卡块与第二摆动卡块,当第一、第二摆动卡块的卡位柱分别紧贴成人座便器后部的内壁,就能防止儿童座便圈在使用过程中前后左右滑动而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属于卫生用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座便器都是成人座便器,其口径尺寸太大,不适合儿童使用,市面上已有一些可放在成人座便器上的儿童座便圈,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儿童上厕所时的安全,但仍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儿童座便圈与成人坐便器的配合只是放在成人座便器上,没有任何定位或者固定儿童座便圈的装置,导致儿童座便圈很可能会从成人座便器上掉落,而正在上厕所的儿童也会摔落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儿童座便圈从成人座便器上掉落的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为实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包括垫圈底座,所述垫圈底座底部的尾端安装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一摆动卡块、第二摆动卡块以及固定在所述垫圈底座底部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上固定有螺栓,所述第一摆动卡块包括弧形的连接杆和位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卡位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二摆动卡块也包括弧形的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卡位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安装环,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环和所述第二安装环上的通孔后与螺母配合实现对所述第一、第二摆动卡块的固定。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摆动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摆动卡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环底面的中心制有凸出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四周制有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粗凸条,所述第二安装环上表面的中心制有内凹的定位环形槽,所述第二安装环的边缘制有一圈细凸条。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垫圈底座呈前小后大的蛋形结构,所述垫圈底座的中部制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的前端还制有弧形槽。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垫圈底座的底部边缘还包裹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的尾部制有半圆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适当转动第一摆动卡块与第二摆动卡块,当第一、第二摆动卡块的卡位柱分别紧贴成人座便器后部的内壁,就能防止儿童座便圈在使用过程中前后左右滑动而造成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儿童座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儿童座便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垫圈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儿童座便圈中扶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儿童座便圈中座便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垫圈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垫圈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儿童座便圈中挡尿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第一摆动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第二摆动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12所示,使用本技术的儿童座便圈,包括垫圈底座1,所述垫圈底座1的两侧安装有扶手2。如图5所示,所述扶手2包括椭圆形的握持部21与弧形的连接部22,椭圆形的握持部21更方便握住施力,弧形的连接部22增大了本技术可与儿童臀部接触的使用空间,使得儿童上厕所时更加舒适。所述连接部22的端部制有凸块23,所述凸块23上制有安装块24,所述安装块24的左右两侧均制有定位槽241,所述安装块24头部的上下两端还制有相对设置的卡块25,所述卡块25包括与所述安装块24相连的连接板252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板252头部的卡钩251,所述卡钩251上制有安装斜面2511。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垫圈底座1的两侧制有与所述扶手2配合的安装槽101。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槽101的槽底制有两个与所述卡钩251配合连接的扣孔1011,所述两个扣孔1011之间形成隔板1012,所述隔板1012的两侧均制有定位条1015,所述定位条1015防止扣孔1011内的卡钩251脱落。所述安装槽101的槽壁上还制有两块相对设置的定位块1013,所述安装槽101的槽口还制有往上凸出的延伸槽1014。安装扶手2时,手握握持部21,水平将安装块24插入安装槽101内,使得定位块1013与定位槽241位置对应,卡块25与扣孔1011位置对应,用力将扶手2往里按,在安装斜面2511的导滑作用下,卡钩251穿过扣孔1011并钩住安装槽101的外表面,并被定位条1015定位防止其脱落,此时定位块1013位于定位槽241内,凸块23位于延伸槽1014内,扶手2与垫圈底座1安装完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垫圈底座1呈前小后大的蛋形结构,所述垫圈底座1的中部制有排泄口108,所述排泄口108的前端还制有弧形槽112,所述垫圈底座1上安装有座便垫圈3,所述座便垫圈3的中部制有排泄孔37,所述排泄孔37与所述排泄口10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泄孔37的前端制有与所述弧形槽112配合的挡尿槽36,所述弧形槽112与所述挡尿槽36的头部均翘起,起到一定的挡尿作用。所述座便垫圈3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触感柔软,强度高,耐磨,加工方式多样,适用性广泛的优点,安装在垫圈底座1上增加了儿童上厕所时的舒适感。如图7所示,所述垫圈底座1的头部制有第一弧形孔102,所述垫圈底座1的尾部制有第二弧形孔103,所述垫圈底座1的边缘制有连接第一弧形孔102与第二弧形孔103的凹沟槽104,所述凹沟槽104与所述安装槽101相交叉的部位制有凸起105。如图6所示,所述座便垫圈3的头部与尾部分别制有往下凸出的第一弧形条31与第二弧形条32,所述座便垫圈3的边缘制有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条31与所述第二弧形条32的凹沟条38,所述第一弧形条31插入所述第一弧形孔102中,所述第二弧形条32插入所述第二弧形孔103中,所述凹沟条38插入所述凹沟槽104中。所述座便垫圈3两侧的底部还制有与所述凸起105配合的凹槽3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垫圈底座1的尾部还制有加固孔106,所述第二弧形条32上相应制有加固凸起34,所述加固凸起34位于所述加固孔106中,本实施例中,加固孔106为两个,加固凸起34也为两个,加固凸起34与加固孔106的配合使得座便垫圈3不易从垫圈底座1上脱落。所述垫圈底座1的尾部还制有两个条形孔110,所述两个条形孔110之间形成按压板111,所述按压板111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孔103的上方。安装座便垫圈3时,先将第一弧形条31插入第一弧形孔102中,再将按压板111向下按压,扩大第二弧形孔103的安装空间,将第二弧形条32插入第二弧形孔103中,使得加固凸起34穿过加固孔106,松开按压板111,按压板111将第二弧形条32卡在第二弧形孔103中,此时凹沟条38位于凹沟槽104中,凸起105位于凹槽33中,座便垫圈3与垫圈底座1安装完毕。所述座便垫圈3的尾部还制有施力凸起35,施力凸起35方便拆卸座便垫圈3时施力,实现快速拆卸。所述施力凸起35位于所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包括垫圈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底座(1)底部的尾端安装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一摆动卡块(4)、第二摆动卡块(5)以及固定在所述垫圈底座(1)底部的安装凸台(8),所述安装凸台(8)上固定有螺栓(6),所述第一摆动卡块(4)包括弧形的连接杆(41)和位于所述连接杆(41)一端的卡位柱(42)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41)另一端的第一安装环(43),所述第二摆动卡块(5)也包括弧形的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卡位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安装环(51),所述螺栓(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环(43)和所述第二安装环(51)上的通孔后与螺母(7)配合实现对所述第一、第二摆动卡块(4、5)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装置,包括垫圈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底座(1)底部的尾端安装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第一摆动卡块(4)、第二摆动卡块(5)以及固定在所述垫圈底座(1)底部的安装凸台(8),所述安装凸台(8)上固定有螺栓(6),所述第一摆动卡块(4)包括弧形的连接杆(41)和位于所述连接杆(41)一端的卡位柱(42)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41)另一端的第一安装环(43),所述第二摆动卡块(5)也包括弧形的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卡位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安装环(51),所述螺栓(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安装环(43)和所述第二安装环(51)上的通孔后与螺母(7)配合实现对所述第一、第二摆动卡块(4、5)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辅助座便圈的防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莱氏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