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锅盖盖合在锅体上并能够相对锅体转动。锅体包括煲体及内锅,煲体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容纳内锅并定义有径向。煲体设有顶面,锅盖设有底面,顶面与底面其中的一方设有凸筋,另一方设有止挡壁,止挡壁与凸筋配合限定锅盖在径向上的移动范围。本申请烹饪器具可保证安装腔的中心轴线与锅盖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避免锅盖转动过程中锅盖锅牙与锅体锅牙发生干涉。另外,还可以在锅盖转动过程中校正锅盖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分体式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及锅体,锅盖盖合在锅体上并能够相对锅体转动。锅体上设置有锅体锅牙,锅盖上设有与锅体锅牙相互锁扣的锅盖锅牙。锅体又包括煲体及容纳在煲体内的内锅。锅盖盖合在锅体后,内锅与锅盖之间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烹饪腔。由于锅盖与内锅贴合固定,锅盖的轴向位置由内锅的轴向位置决定,因此需要保证内锅的平整放置。而现有产品中,很多内锅的底部是球状结构,此种内锅底部放置不平稳,容易倾斜,造成锅盖倾斜。倾斜的锅盖在旋合的过程中,锅盖锅牙与锅体锅牙会发生干涉,影响了开合盖手感,严重时,还会将内锅底部划伤,降低了内锅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对现有烹饪器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能够避免锅盖转动时锅盖锅牙与锅体锅牙之间发生干涉。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及锅体,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能够相对所述锅体转动,所述锅体包括煲体及内锅,所述煲体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容纳所述内锅并定义有径向,所述煲体设有顶面,所述锅盖设有底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其中的一方设有凸筋,另一方设有止挡壁,所述止挡壁与所述凸筋配合限定所述锅盖在所述径向上的移动范围。本申请烹饪器具通过止挡壁与凸筋的配合限定锅盖在径向上的移动范围,以保证锅盖转动过程中安装腔的中心轴线与锅盖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避免锅盖锅牙与锅体锅牙发生干涉。另外,止挡壁与所述凸筋的互配还也可在锅盖转动过程中校正锅盖的位置。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中的另一方设有凹槽,所述凸筋突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止挡壁为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由凹槽的内侧壁形成止挡壁,可保证止挡壁的强度,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与所述止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为0.3mm-1mm。锅盖相对于锅体的径向移动控制在0.3-1mm之间,既方便开合盖,又可避免锅体锅牙与锅盖锅牙干涉。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面设有所述凸筋,所述顶面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凸筋支撑在所述凹槽的底表面上。由于凹槽对凸筋的支撑,锅盖的转动过程可以更加平稳。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表面为平面,所述凸筋与所述底表面接触的接触面也为平面。凸筋与凹槽以平面方式接触可减少摩擦力,使锅盖顺畅转动。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的截面宽度上大下小,所述凸筋的相对两侧面为斜面,所述接触面通过光滑曲面与所述侧面连接。光滑曲面可避免凸筋刮擦凹槽的内侧壁。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为连续设置的环形凸筋,所述凹槽为连续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锅盖转动时,所述凸筋在所述凹槽内滑动。锅盖转动时,凹槽导引凸筋滑动,凸筋与凹槽配合确保锅盖与煲体的安装腔的同轴度。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筋为间断设置的环形凸筋,所述凹槽为连续或间断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锅盖转动时,所述凸筋在所述凹槽内滑动。锅盖转动时,凹槽导引凸筋滑动,凸筋与凹槽配合确保锅盖与煲体的安装腔的同轴度。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盖包括面盖、内盖及内衬,所述面盖设有第一顶壁及环绕所述第一顶壁的第一侧壁,所述内盖设有第二顶壁及环绕所述第二顶壁的第二侧壁,所述内盖固定在所述面盖内,所述内衬为环形,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的底侧,所述内衬形成所述底面,所述凸筋自所述底面凸伸。凸筋由内衬提供,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煲体还包括保温罩、外壳、中板、底座及加热组件,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外壳底部,所述保温罩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并形成容纳所述内锅的所述安装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内锅底部及所述保温罩的底部,所述中板为环形,固定在所述保温罩及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中板形成所述顶面,所述顶面凹陷形成所述凹槽。凹槽由中板提供,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烹饪器具锅盖的内衬的立体图。图5为内衬的剖面图。图6为烹饪器具锅体的中板的立体图。图7为中板的剖面图。图8与图2相似,作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锅盖1、锅盖锅牙10、底面100、凸筋101、接触面103、侧面104、光滑曲面105、面盖11、内盖12、内衬13、第一顶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顶壁121、第二侧壁122、把手14、锅体2、锅体锅牙20、顶面200、止挡壁201、凹槽202、底表面203、支撑部204、止挡块205、煲体21、安装腔210、保温罩211、外壳212、中板213、底座214、加热组件215、内锅22、尺寸A。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参考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和锅体2,锅盖1盖合在锅体2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锅体2上设置有锅体锅牙20,锅盖1上设有与锅体锅牙20相互锁扣的锅盖锅牙10。锅盖1能够相对锅体2转动,使锅体锅牙20与锅盖锅牙10在卡扣和脱扣的状态之间切换。锅体2包括煲体21及内锅22,煲体21形成容纳内锅22的安装腔210,内锅22可取下清洗。锅盖1对应内锅22的锅口处设有密封圈,锅盖1盖合在锅体2后,内锅22与锅盖1之间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烹饪腔。现有技术中,球形内锅22放置时易出现偏斜情况,一旦内锅22偏斜,则锅盖1盖合后也是偏斜的,导致锅盖1在开合盖过程中相对锅体2转动时,锅盖锅牙10与锅体锅牙20会发生干涉,影响手感。为了避免出现此情况,本申请烹饪器具进行了改进。安装腔210为圆心,并定义有径向方向。煲体21设有顶面200,所述锅盖1设有底面100,顶面200与底面100面向彼此设置。顶面200与底面100其中的一方设有凸筋101,另一方设有止挡壁201,止挡壁201可阻挡凸筋101向外或向内过度移动,也就是说,止挡壁201与凸筋101配合限定锅盖1在径向上的移动范围。可保证安装腔210的中心轴线与锅盖1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可避免锅盖锅牙10与锅体锅牙20发生干涉。另外,锅盖1偏斜时会相对锅体2在径向上移动,凸筋101将抵压止挡壁201,因此在锅盖1转动过程中,止挡壁201也可校正锅盖1的位置,降低锅盖1的偏斜程度。在本实施例中,顶面200与底面100中的另一方设有凹槽202,凸筋101突伸入凹槽202内,止挡壁201为凹槽202的内侧壁,并且凸筋101与止挡壁201之间设有间隙。由凹槽202的内侧壁形成止挡壁20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及锅体(2),所述锅盖(1)盖合在所述锅体(2)上并能够相对所述锅体(2)转动,所述锅体(2)包括煲体(21)及内锅(22),所述煲体(21)形成有安装腔(210),所述安装腔(210)容纳所述内锅(22)并定义有径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21)设有顶面(200),所述锅盖(1)设有底面(100),所述顶面(200)与所述底面(100)其中的一方设有凸筋(101),另一方设有止挡壁(201),所述止挡壁(201)与所述凸筋(101)配合限定所述锅盖(1)在所述径向上的移动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及锅体(2),所述锅盖(1)盖合在所述锅体(2)上并能够相对所述锅体(2)转动,所述锅体(2)包括煲体(21)及内锅(22),所述煲体(21)形成有安装腔(210),所述安装腔(210)容纳所述内锅(22)并定义有径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21)设有顶面(200),所述锅盖(1)设有底面(100),所述顶面(200)与所述底面(100)其中的一方设有凸筋(101),另一方设有止挡壁(201),所述止挡壁(201)与所述凸筋(101)配合限定所述锅盖(1)在所述径向上的移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200)与所述底面(100)中的另一方设有凹槽(202),所述凸筋(101)突伸入所述凹槽(202)内,所述止挡壁(201)为所述凹槽(202)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101)与所述止挡壁(20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A)为0.3mm-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00)设有所述凸筋(101),所述顶面(200)设有所述凹槽(202),所述凸筋(101)支撑在所述凹槽(202)的底表面(2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表面(203)为平面,所述凸筋(101)与所述底表面(203)接触的接触面(103)也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101)的截面宽度上大下小,所述凸筋(101)的相对两侧面(104)为斜面,所述接触面(103)通过光滑曲面(105)与所述侧面(104)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