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烹饪空间包括食物存放空间和食物存放空间上方的腔体空间。盖体中设置有红外发热元件、第一测温装置和隔热体。红外发热元件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向腔体空间辐射红外线。第一测温装置能够与来自腔体空间的水蒸汽接触,以监测水蒸汽的温度。隔热体至少部分地位于红外发热元件与第一测温装置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烹饪器具可激发食物的香气,阻止红外发热元件所辐射的红外线的热量被传递至第一测温装置而对第一测温装置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已知的烹饪器具(诸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通常通过设置在盖体中的诸如发热丝或者电磁加热元件的加热装置将热量辐射到被加热空间。也有在盖体中设置红外发热元件向烹饪空间辐射红外线的设计,而盖体上通常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来自腔体空间的水蒸汽的温度的测温装置。通常对于测温装置的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沸腾前阶段。然而,盖体中的红外发热元件可能会对测温装置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烹饪空间包括食物存放空间和所述食物存放空间上方的腔体空间。所述盖体中设置有红外发热元件、第一测温装置和隔热体。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向所述腔体空间辐射红外线。所述第一测温装置能够与来自所述腔体空间的水蒸汽接触,以监测所述水蒸汽的温度。所述隔热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与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之间。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在盖体中的红外发热元件向腔体空间辐射红外线,热利用效率高。红外发热元件向食物存放空间上方的腔体空间辐射的红外线能够对表层食物进行有效地加热、使食物受热均匀,可使米饭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溢出,可激发食物的香气,使米饭在烹饪过程中以及烹饪过程结束后香气四溢。此外,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红外发热元件与第一测温装置之间的隔热体可以阻止红外发热元件所辐射的红外线的热量被传递至第一测温装置而对第一测温装置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由此,第一测温装置能够精确地测量来自腔体空间的水蒸汽的温度,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烹饪状态并正确地控制烹饪过程。可选地,所述隔热体围绕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和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可选地,所述盖体中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至少部分透光并且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下方,所述隔离件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孔中,所述隔热体包括第一隔热体,所述第一隔热体设置在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并且沿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周缘设置。可选地,所述隔热体包括第二隔热体,所述第二隔热体设置在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并且围绕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可选地,所述隔热体全部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与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之间。可选地,所述盖体中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至少部分透光并且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下方,所述隔热体设置在所述隔离件的上表面。可选地,所述隔离件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孔中,所述隔热体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与所述第一避让孔之间。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内盖,所述内盖至少部分透光并且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下方,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在所述内盖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测温装置在所述内盖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5㎝。可选地,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在所述内盖上的投影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内盖的面积的1/3。可选地,所述盖体中设置有第二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测温装置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上方,以监测所述腔体空间的温度。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示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电加热器具。此外,烹饪器具除了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其他功能。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两个不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烹饪器具的各个部件及其位置关系中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方”、“下方”、“上侧”、“下侧”、“向上”、“向下”、“之上”、“之下”、“内侧”、“外侧”等是相对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并且盖体处于盖合位置时的烹饪器具而言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的示意图。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0和盖体120。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烹饪器具100的各个部件。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的煲体110可以呈大体圆角长方体形状、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煲体110中设置有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的内锅130。内锅130可以自由地放入煲体110的内锅收纳部中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30进行清洗。内锅130用于存放待烹饪的食物,诸如米、汤等。通常,内锅130的顶部具有顶部开口。使用者可以通过顶部开口将待烹饪的食物存放在内锅130中,或者通过顶部开口将烹饪好的食物从内锅130中取出。煲体110中还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130的内锅加热装置(未示出)。内锅加热装置可以在内锅130的底部和/或侧部对内锅130进行加热。内锅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热管,也可以为诸如电磁线圈的电磁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的盖体120的形状与煲体11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例如,盖体120可以呈圆角长方体形状。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10上,用于盖合煲体110的整个顶部或者至少煲体110的内锅130的顶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可以通过例如铰接的方式在最大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煲体110的上方,以盖合煲体110的内锅130的顶部。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盖体120与煲体110(具体地,与煲体110的内锅13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烹饪空间包括食物存放空间和腔体空间。具体地,食物存放空间是指实际存放食物的空间。腔体空间位于食物存放空间上方。也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0)包括:/n煲体(110),所述煲体(110)中设置有内锅(130);以及/n盖体(120),所述盖体(120)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110)上,当所述盖体(120)盖合在所述煲体(110)上时,所述盖体(120)和所述内锅(13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烹饪空间包括食物存放空间和所述食物存放空间上方的腔体空间;所述盖体(120)中设置有:/n红外发热元件(150),所述红外发热元件(150)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向所述腔体空间辐射红外线;/n第一测温装置(190),所述第一测温装置(190)能够与来自所述腔体空间的水蒸汽接触,以监测所述水蒸汽的温度;以及/n隔热体,所述隔热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150)与所述第一测温装置(19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0)包括:
煲体(110),所述煲体(110)中设置有内锅(130);以及
盖体(120),所述盖体(120)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110)上,当所述盖体(120)盖合在所述煲体(110)上时,所述盖体(120)和所述内锅(13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烹饪空间包括食物存放空间和所述食物存放空间上方的腔体空间;所述盖体(120)中设置有:
红外发热元件(150),所述红外发热元件(150)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向所述腔体空间辐射红外线;
第一测温装置(190),所述第一测温装置(190)能够与来自所述腔体空间的水蒸汽接触,以监测所述水蒸汽的温度;以及
隔热体,所述隔热体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150)与所述第一测温装置(19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体围绕所述红外发热元件(150)和所述第一测温装置(19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0)中设置有隔离件(180),所述隔离件(180)至少部分透光并且位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150)的下方,所述隔离件(180)设置有第一避让孔(182),所述第一测温装置(190)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孔(182)中,所述隔热体包括第一隔热体(141),所述第一隔热体(141)设置在所述隔离件(180)的上表面并且沿所述第一避让孔(182)的周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体包括第二隔热体(14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舒,樊杜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