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762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各组份及重量配比份数为:磨料40~60份、长石-粘土-硼玻璃系结合剂13~16份、陶瓷纤维3~9份、糊精粉3~4份、硅酸钠2~6份、湿润剂3~5份;进一步改进在于:磨料为铬刚玉磨料与微晶陶瓷磨料的混合;陶瓷纤维为碳化硅纤维或氮化硅纤维。上述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的烧成工艺:常温~80℃,升温时间为3小时;80℃保温2小时;80~180℃,升温时间为5小时;180℃保温3小时;180~400℃,升温时间为11小时;400℃保温4小时;400~900℃,升温时间为20小时;900~1100℃,升温时间为10小时;1100℃保温14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韧性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砂轮,特别是用微晶陶瓷磨料制作的微晶陶瓷砂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国内微晶陶瓷砂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汽车行业所需齿轮的高效精密磨削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用于总成圆柱齿轮与螺旋锥齿轮的磨削。现有产品中微晶陶瓷砂轮均是用白刚玉磨料与微晶陶瓷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作的,基本能满足齿轮行业的磨削需求杯,但韧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韧性,延长使用寿命的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其改进之处在于:各组份及重量配比份数为:磨料40~60份、长石-粘土-硼玻璃系结合剂13~16份、陶瓷纤维3~9份、糊精粉3~4份、硅酸钠2~6份、湿润剂3~5份。优选地,所述磨料为铬刚玉磨料与微晶陶瓷磨料的混合。优选地,所述陶瓷纤维为碳化硅纤维或氮化硅纤维。上述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的烧成工艺:常温~80℃,升温时间为3小时;80℃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其特征在于:各组份及重量配比份数为:磨料40~60份、长石-粘土-硼玻璃系结合剂13~16份、陶瓷纤维3~9份、糊精粉3~4份、硅酸钠2~6份、湿润剂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其特征在于:各组份及重量配比份数为:磨料40~60份、长石-粘土-硼玻璃系结合剂13~16份、陶瓷纤维3~9份、糊精粉3~4份、硅酸钠2~6份、湿润剂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为铬刚玉磨料与微晶陶瓷磨料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晶增韧型陶瓷砂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骏峰钱勇军申翔马嘉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锐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