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紧把手和蒸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75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锁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紧把手和蒸笼。其中锁紧把手,包括外壳、插入部和按压开关,所述插入部能够与外部的插接部对应,且所述插入部凸出于所述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锁定;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握持区,所述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所述按压开关带动所述插入部收缩进入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的锁定被解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把手不方便快速解锁和快速锁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紧把手和蒸笼
本技术涉及锁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锁紧把手和蒸笼。
技术介绍
把手指拉手、握手、器物上手拿的地方、机械配件,通过它可握住、操纵或移动机械设备及柜体设备,或者方便开启移动机械设备及柜体设备的门,目前一些把手具有锁紧功能,可以将门锁紧,或者有些锁紧把手使用在需要定位的结构部位,锁紧把手锁紧时可以防止结构部位移位,但是现有的锁紧把手一般锁紧/解锁与握住把手的操作需要分为两个步骤进行,有时一些结构部位体积大、质量大,安装这些部件时需要在安装时及时锁定,拆卸这些部件时也需要在快速解锁的瞬间进行拆卸操作,常规的锁紧把手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锁紧把手,用以解决现有的把手不方便快速解锁和快速锁定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紧把手,包括外壳、插入部和按压开关,所述插入部能够与外部的插接部对应,且所述插入部凸出于所述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锁定;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握持区,所述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所述按压开关带动所述插入部收缩进入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的锁定被解除。进一步地,包括复位机构,对按压开关的按压被解除时,复位机构令按压开关返回到被按压前的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活动柱体,所述活动柱体的一端裸露于所述外壳,裸露于外壳的一端为按压开关,所述活动柱体与所述插入部可动连接,所述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或所述按压开关返回按压前的位置时,所述活动柱体在外壳内移动,所述活动柱体带动所述插入部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柱体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开设有窗孔,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导向槽、窗孔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槽的顶部抵接,以限定插入部凸出于外壳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包括顶部水平的复位部和顶部倾斜的导向部,所述复位部的顶部一端与所述导向部的顶部最低端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复位部的顶部接触时,所述插入部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部的顶部最高端接触时,所述插入部收缩至外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的一端为插入部,复位机构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按压所述按压开关时,所述导向槽滑动,所述导向槽推动限位杆移动,以带动复位机构收缩,从而改变插入部凸出于外壳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插入部连接;所述插入部收缩至外壳内时,弹簧被压缩,解除对按压开关的按压时,弹簧从压缩状态变化为自然状态,所述弹簧带动所述插入部的限位杆移动,所述限位杆作用于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以推动导向槽移动,从而使得按压开关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内销钉和外销钉,所述外销钉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闭口端,所述闭口端为插入部,所述弹簧设置于外销钉内,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闭口端的内端部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内销钉的一端连接,内销钉与弹簧连接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开口端。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外壳的侧面。一种蒸笼,包括多层蒸笼体、多个插接部和上述锁紧把手,所述锁紧把手和插接部其中一个设置于蒸笼体顶部的侧面,另一个设置于蒸笼体底部的侧面,蒸笼体的锁紧把手与相邻的蒸笼体的插接部锁紧,以使多层蒸笼体锁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种锁紧把手,包括外壳、插入部和按压开关,插入部能够与外部的插接部对应,且插入部凸出于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锁定;按压开关设置于外壳,按压开关设置于握持区,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按压开关带动插入部收缩进入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的锁定被解除。由于按压开关设置于外壳,且按压开关设置于握持区,当用户的手自然握住把手时,用户能够在握住把手的同时按压按压开关,从而快速解锁;在安装时或拆卸时,不需要额外腾出手来进行解锁操作,在安装或拆卸的同时实现快速锁定或快速解锁,避免了体积大、重量大的物件,在安装时由于锁定不及时导致的移位,或者在拆卸时由于解锁不及时导致不能拆卸或者提前解锁导致的部件移位滑落等对机器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锁紧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锁紧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紧把手除去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紧把手除去外壳后的侧视图;图5为锁紧把手的爆炸图;图6为蒸笼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锁紧把手,包括外壳1、插入部211和按压开关31,按压开关31和插入部211均设置于外壳1,外壳1具有易抓握的特点,该锁紧把手可以具有一般把手的握住、操纵或移动机械设备及柜体设备,或者开启移动机械设备及柜体设备的门的功能,外壳1的形状可以根据易抓握、美观等需求进行设计。插入部211能够与外部的插接部对应,且插入部211凸出于外壳,从而令插入部211与插接部锁定,需要使用该锁紧把手锁定两个物体时,可以将该锁紧把手安装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设置一个插接部,优选地,插接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插孔,插入部211与插孔的位置对应,锁定时,插入部211插入插孔内。为了能在对部件进行操作的同时,快速的锁定或解除锁定,按压开关31设置于外壳1,按压开关31设置于握持区,用户的手自然握住把手时,按压开关31对应于用户的手指位置,以使把手被握住的同时按压开关31能被按住,按压开关31被按压时,按压开关31带动插入部211收缩进入外壳,从而令插入部211与插接部的锁定被解除,从而快速解锁。优选地,由于人的食指灵活,而在很多场景下完成很多事情不一定需要使用大拇指,因此可以将按压开关31设置在对应于食指或大拇指的位置。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照附图3和附图4,该锁紧把手还包括活动柱体3,活动柱体3的一端裸露于外壳1,裸露于外壳1的一端为按压开关31,按压开关31被按压时或按压开关31返回原来的位置时,活动柱体3在外壳1内移动。活动柱体3设置有导向槽32,导向槽的底部开设有窗孔,导向槽32包括顶部水平的复位部321和顶部倾斜的导向部322,复位部321的顶部一端与导向部322的顶部最低端连接,插入部211的外表面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212,插入部211穿过导向槽32、窗孔凸出于外壳1,限位杆212与导向槽32的顶部抵接,以限定插入部211凸出于外壳1的长度,限位杆212与复位部321的顶部接触时,插入部211凸出于外壳1,限位杆212与导向部322的顶部最高端接触时,插入部211收缩至外壳1内。按压开关31被按压或者按压开关31复位时,活动柱体3在外壳1内移动,导向槽32相对于插入部211移动,以带动插入部211上下移动。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该锁紧把手还包括复位机构2,复位机构2的一端为插入部211,复位机构2的另一端固定于外壳1,按压按压开关31时,导向槽32滑动,导向槽32推动限位杆212移动,以带动复位机构2收缩,从而改变插入部211凸出于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紧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插入部和按压开关,所述插入部能够与外部的插接部对应,且所述插入部凸出于所述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锁定;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握持区,所述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所述按压开关带动所述插入部收缩进入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的锁定被解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紧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插入部和按压开关,所述插入部能够与外部的插接部对应,且所述插入部凸出于所述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锁定;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按压开关设置于握持区,所述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所述按压开关带动所述插入部收缩进入外壳,从而令插入部与插接部的锁定被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机构,对按压开关的按压被解除时,复位机构令按压开关返回到被按压前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柱体,所述活动柱体的一端裸露于所述外壳,裸露于外壳的一端为按压开关,所述活动柱体与所述插入部可动连接,所述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或所述按压开关返回按压前的位置时,所述活动柱体在外壳内移动,所述活动柱体带动所述插入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开设有窗孔,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所述插入部穿过所述导向槽、窗孔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槽的顶部抵接,以限定插入部凸出于外壳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顶部水平的复位部和顶部倾斜的导向部,所述复位部的顶部一端与所述导向部的顶部最低端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复位部的顶部接触时,所述插入部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导向部的顶部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何静子聂健基张兴伟李焯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