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66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1
本申请公开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属于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冲孔组件和基座,冲孔组件包括上冲模和下冲模,上冲模下部设有上垫板,上垫板下部设有上定位块,上定位块底面设有第一凹槽,下冲模上部设有下垫板,下垫板上部设有下定位块,下定位块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在对飞轮盖进行冲孔时,将待冲孔的飞轮盖放置在下定位块上的第二凹槽内,由于第二凹槽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因此能够将飞轮盖稳定地放置,不会产生晃动,然后将上定位块上的第一凹槽下压,即可对飞轮盖进行冲孔,同样第一凹槽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提高冲孔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最终制成的产品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
本申请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
技术介绍
飞轮减振系统盖板是汽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之一,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其生产制造需要依次经过落料冲孔工序和整形工序,为了保证整形工序的顺利进行,在落料冲孔工序中需要在工件上开设几个定位孔,但是现有的模具在冲孔过程中结构不稳定,通常会导致最终制成的产品精度不高,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模具在冲孔过程中结构不稳定,通常会导致最终制成的产品精度不高,质量较低。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包括冲孔组件和基座,所述冲孔组件设置于基座上部,并且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冲孔组件包括上冲模和下冲模,所述上冲模下部设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下部设有上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下冲模上部设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部设有下定位块,所述下定位块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上冲模上设有冲模杆,所述上冲模和下冲模对应的两端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上冲模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的位置上下对应。优选地,所述上定位块的底部和下定位块上部设有多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分别与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粘接。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弹性棉。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壁贴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0.5~1mm。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在对飞轮盖进行冲孔时,将待冲孔的飞轮盖放置在下定位块上的第二凹槽内,由于第二凹槽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因此能够将飞轮盖稳定地放置,不会产生晃动,然后将上定位块上的第一凹槽下压,即可对飞轮盖进行冲孔,同样第一凹槽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提高冲孔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最终制成的产品精度,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中,冲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冲孔组件,101-上冲模,1011-上垫板,1012-上定位块,1013-第一凹槽,1014-冲模杆,102-下冲模,1021-下垫板,1022-下定位块,1023-第二凹槽,103-缓冲垫,30-升降装置,301-气缸,302-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和图2,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包括冲孔组件10和基座20,所述冲孔组件10设置于基座20上部,并且通过支撑杆201连接固定,所述冲孔组件10包括上冲模101和下冲模102,所述上冲模101下部设有上垫板1011,所述上垫板1011下部设有上定位块1012,所述上定位块1012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013,所述第一凹槽101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下冲模102上部设有下垫板1021,所述下垫板1021上部设有下定位块1022,所述下定位块1022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023,所述第二凹槽102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上冲模101上设有冲模杆1014,所述上冲模101和下冲模102对应的两端设有升降装置30,所述升降装置30包括气缸301和升降杆302,所述升降杆302在气缸301的驱动下带动上冲模101上下移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在对飞轮盖进行冲孔时,将待冲孔的飞轮盖放置在下定位块1022上的第二凹槽1023内,由于第二凹槽102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因此能够将飞轮盖稳定地放置,不会产生晃动,然后将上定位块1012上的第一凹槽1013下压,即可对飞轮盖进行冲孔,同样第一凹槽101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提高冲孔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最终制成的产品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参阅图2,所述上定位块1012与下定位块1022的位置上下对应。该设计能够提高飞轮盖冲孔的精度,提高飞轮盖冲孔质量。参阅图2,所述上定位块1012的底部和下定位块1022上部设有多个缓冲垫103,所述缓冲垫103分别与上定位块1012和下定位块1022粘接,所述缓冲垫103为弹性棉。缓冲垫103能够减缓冲孔时对上定位块1012和下定位块1022的震动冲击力,从而提高飞轮盖冲孔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凹槽1013和第二凹槽1023内壁贴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0.5~1mm。橡胶层能够增大飞轮盖与第一凹槽1013和第二凹槽1023之间的摩擦,避免飞轮盖出现滑动,提高冲孔的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孔组件(10)和基座(20),所述冲孔组件(10)设置于基座(20)上部,并且通过支撑杆(201)连接固定,所述冲孔组件(10)包括上冲模(101)和下冲模(102),所述上冲模(101)下部设有上垫板(1011),所述上垫板(1011)下部设有上定位块(1012),所述上定位块(1012)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013),所述第一凹槽(101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下冲模(102)上部设有下垫板(1021),所述下垫板(1021)上部设有下定位块(1022),所述下定位块(1022)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023),所述第二凹槽(102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上冲模(101)上设有冲模杆(1014),所述上冲模(101)和下冲模(102)对应的两端设有升降装置(30),所述升降装置(30)包括气缸(301)和升降杆(302),所述升降杆(302)在气缸(301)的驱动下带动上冲模(101)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盖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孔组件(10)和基座(20),所述冲孔组件(10)设置于基座(20)上部,并且通过支撑杆(201)连接固定,所述冲孔组件(10)包括上冲模(101)和下冲模(102),所述上冲模(101)下部设有上垫板(1011),所述上垫板(1011)下部设有上定位块(1012),所述上定位块(1012)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013),所述第一凹槽(101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上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下冲模(102)上部设有下垫板(1021),所述下垫板(1021)上部设有下定位块(1022),所述下定位块(1022)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023),所述第二凹槽(1023)的结构与待冲孔的飞轮盖的下表面结构相适配,所述上冲模(101)上设有冲模杆(1014),所述上冲模(101)和下冲模(102)对应的两端设有升降装置(30),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继亮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天王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