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床反应器及两级吸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59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两级吸收的旋转床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液相进料管和液相分布器;液相进料管包括第一液相进料管和第二液相进料管,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上段套装于第一液相进料管内部,而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下段超出第一液相进料管的下端;第一液相进料管位于转动床体中心空筒内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液相分布器,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下部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液相分布器;第二液相进料分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床反应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可靠性高,适用于强化传质的气液吸收的传质与反应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床反应器及两级吸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两级吸收的旋转床反应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适用于气液吸收传质反应,尤其适用于强化传质的气液相传质反应过程。
技术介绍
旋转床反应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化工设备,与传统传质设备相比,旋转床反应器具有传质效率高,设备体积小,物料停留时间短等特点。通常旋转床反应器设备由壳体、床层组件和电机等部件构成,床层多采用多孔介质,物料在床层内进行传质和反应。气液相在在巨大的剪切力作用下被撕裂成微米至纳米级的的液膜、液丝和液滴。同时床层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将液滴拉伸为极薄的液膜,切割与拉伸不断交互作用,单位体积的液相获得极大的比表面积,使得气液两相间的传质作用得到极大地强化。美国专利US4382900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液分离的旋转床装置;前苏联专利SU127408公开了一种典型的多层旋转床结构,CN1608715A公开了一种脱除气相中杂质的方法,增加了除雾结构,同时使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填料,以减少固体物质对填料层的堵塞;CN1686591A、CN2768867A公开了一种多层折流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床反应器,包括上封头、下封头、筒体、转动床体、分隔组件、密封组件、气相入口管、气相出口管、液相进料管、液相出料管、液相进料分布器及驱动电机;所述上封头、筒体和下封头构成反应器壳体;所述的液相进料管包括第一液相进料管和第二液相进料管,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上段套装于第一液相进料管内部,而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下段超出第一液相进料管的下端;第一液相进料管位于转动床体中心空筒内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液相分布器,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下部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液相分布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床反应器,包括上封头、下封头、筒体、转动床体、分隔组件、密封组件、气相入口管、气相出口管、液相进料管、液相出料管、液相进料分布器及驱动电机;所述上封头、筒体和下封头构成反应器壳体;所述的液相进料管包括第一液相进料管和第二液相进料管,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上段套装于第一液相进料管内部,而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下段超出第一液相进料管的下端;第一液相进料管位于转动床体中心空筒内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液相分布器,第二液相进料管的下部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液相分布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相分布器和第二液相分布器是通过在进料管上设置分布孔得到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液相分布器和第二液相分布器均设置在旋转床中心的空筒结构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床体竖直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中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床体通过旋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相入口设置在密封构件下侧的反应器壳体上,气相出口设置在上封头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进料管贯穿密封构件上侧的反应器壳体设置,液相出口设置在下封头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孔为圆形、三角形或四方形结构;分布孔的截面积为液相进料管截面积的1~8倍。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设置于转动床体上部与反应器壳体上的分隔组件之间。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为可转动的动密封结构;密封组件由若干环形分布、且呈一定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瑶张英薄德臣陈建兵高明李明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