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57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其塔体内设有位于塔体轴线上的中心柱和上下分布的多层格栅层,相邻格栅层之间留有构成吸附床层的空间,所述中心柱的外形呈正六棱柱形,所述格栅层水平设置,同一格栅层上设有等角距分布的6个径向格栅条,相邻径向格栅条之间分布有切向格栅条,所述径向格栅条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塔体的支撑圈上,所述切向格栅条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应径向格栅条的边框,与径向格栅条一同拼接为完整的格栅层,所述径向格栅条和切向格栅条均为成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工艺物料的分配构造,提高了分配的均匀性,且便于加工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
技术介绍
模拟移动床(SMB,SimulatedMovingBed)技术是在移动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分离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设备结构小、吸附剂消耗低、传质推动力大、投资运行成本低、便于自动控制、易于分离热敏性及难以分离的物系等优点,近十年来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模拟移动床通常采用立式壳体(或称塔体),壳体内沿轴向依次分隔为若干床层,床层内填充相应的吸附剂,各床层均设有独立控制的物料进出管,利用进出吸附床层液相物料在程序控制下的顺序切换来模拟固相吸附剂的连续移动,即通过不断切换装置中物料进出口位置来实现固相与液相的相对移动,由此解决了移动床工艺所产生的诸如大量固体吸附剂在床层内部和外部循环移动时操作不便、吸附剂磨损、粉末易堵塞管道、均匀流动困难及吸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两次切换之间具有固定床的优点,在不断切换的过程中又保留了连续逆流移动床操作的特性,从整个过程来看,SMB吸附分离操作是一个半连续的操作过程,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设有位于塔体轴线上的中心柱和上下分布的多层格栅层,相邻格栅层之间留有构成吸附床层的空间,所述吸附床层为多层,所述中心柱的外形呈正六棱柱形,所述格栅层水平设置,由紧密排布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格栅条组成,所述格栅条由一个或多个格栅单元组成,包括径向格栅条和切向格栅条,所述格栅单元呈正六棱筒形,设有六面边框,当所述格栅条包含多个格栅单元时,所述格栅单元直线排列,相邻格栅单元共壁,同一格栅层上的径向格栅条为6个,且等角距分布,所述径向格栅条沿塔体的径向设置,其内端与所述中心柱的一个外侧面相对,支撑在所述中心柱上,其外端支撑在所述塔体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设有位于塔体轴线上的中心柱和上下分布的多层格栅层,相邻格栅层之间留有构成吸附床层的空间,所述吸附床层为多层,所述中心柱的外形呈正六棱柱形,所述格栅层水平设置,由紧密排布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格栅条组成,所述格栅条由一个或多个格栅单元组成,包括径向格栅条和切向格栅条,所述格栅单元呈正六棱筒形,设有六面边框,当所述格栅条包含多个格栅单元时,所述格栅单元直线排列,相邻格栅单元共壁,同一格栅层上的径向格栅条为6个,且等角距分布,所述径向格栅条沿塔体的径向设置,其内端与所述中心柱的一个外侧面相对,支撑在所述中心柱上,其外端支撑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切向格栅条沿塔体的切向设置,填充在相邻径向格栅条之间的区域,其端部连接相应部位的径向格栅条的边框,与径向格栅条一同拼接为完整的格栅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塔体均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径向格栅条的支撑结构,所述中心柱的支撑结构为固定设置在其外侧的水平的外支撑圈,所述塔体的支撑结构为固定设置在其内侧的水平的内支撑圈,所述径向格栅条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内支撑圈和外支撑圈的上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格栅条的内端与相应内支撑圈之间设有或者不设有固定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件,所述径向格栅条的外端与相应外支撑圈之间设有或者不设有固定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几何自扩展结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格栅条和切向格栅条均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径向格栅条与所述中心柱和所述塔体一同连接为格栅层的支撑骨架,所述径向格栅条的侧边框构成相应切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国瑞孙富伟卢秀荣王永国刘林洋林蔚余绪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