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55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所述安全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安全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全帽的正面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安全帽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柔性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照明灯、安装盒、电路板、处理器、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照明灯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工作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提供自救的功能,更好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
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正因为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一直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安全帽进行防护保护,而现有的安全帽只具备基本的保护功能,不能在工作人员发生意外情况发生的情况下进行自救,给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帽只具备基本的保护功能,不能在工作人员发生意外情况发生的情况下进行自救,给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所述安全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安全帽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全帽的正面且位于蓄电池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安全帽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照明灯管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柔性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存储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管理模块的输入端与处理器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照明灯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处理器双向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安全帽两侧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照明灯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安全帽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束缚带,两个束缚带之间通过卡扣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安全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衬,内衬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棉。优选的,所述安全帽的表面喷绘有警示语,所述安全帽的表面喷涂有夜光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柔性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照明灯、安装盒、电路板、处理器、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照明灯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工作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提供自救的功能,更好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需要对照明灯进行开启和打开自救功能,更好的保证了使用的便利性,通过设置卡扣连接的束缚带,能够根据使用者头部的大小进行调节,更好的保证了使用的便利性,通过设置缓冲棉,能够为佩戴者提供良好的缓冲性能,更好的保证了佩戴者的舒适性,通过设置警示语,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警惕之心,通过设置有夜光漆,能够在夜晚的时候进行发光,更好的保证了救援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器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原理示意图。图中:1、安全帽;2、柔性太阳能发电板;3、蓄电池;4、照明灯;5、控制器;6、安装盒;7、电路板;8、处理器;9、存储模块;10、GPS定位模块;11、照明灯管理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1,安全帽1两侧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13和第二开关14,第一开关1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3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第一开关13的输出端与照明灯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第二开关14的输出端与处理器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开关13和第二开关14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需要对照明灯4进行开启和打开自救功能,更好的保证了使用的便利性,安全帽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束缚带,两个束缚带之间通过卡扣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卡扣连接的束缚带,能够根据使用者头部的大小进行调节,更好的保证了使用的便利性,安全帽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内衬,内衬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棉,通过设置缓冲棉,能够为佩戴者提供良好的缓冲性能,更好的保证了佩戴者的舒适性,安全帽1的表面喷绘有警示语,安全帽1的表面喷涂有夜光漆,通过设置警示语,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警惕之心,通过设置有夜光漆,能够在夜晚的时候进行发光,更好的保证了救援工作的进行,安全帽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安全帽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安全帽1的正面且位于蓄电池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安全帽1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控制器5包括安装盒6,安装盒6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电路板7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8、存储模块9、GPS定位模块10、照明灯管理模块11和无线通讯模块12;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8与存储模块9双向电性连接,GPS定位模块10的输出端与处理器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照明灯管理模块11的输入端与处理器8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照明灯管理模块11的输出端与照明灯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无线通讯模块12与处理器8双向电性连接,通过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蓄电池3、照明灯4、安装盒6、电路板7、处理器8、存储模块9、GPS定位模块10、照明灯管理模块11、无线通讯模块12、第一开关13和第二开关14的配合使用,能够为工作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提供自救的功能,更好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5来自动控制,控制器5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使用时,通过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吸取太阳能进行发电工作,通过蓄电池3存储电能,当光线暗淡的时候,通过打开第一开关13,此时照明灯4就会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照明工作,当工作人员发生意外情况又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时候,通过按动第二开关14,此时控制器5通电工作,通过GPS定位模块10将工作人员当前的位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2发送至后台救援终端,然后通过照明灯管理模块11控制照明灯4发出有规律的求援灯光信号,完成自救工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所述安全帽(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安全帽(1)的正面且位于蓄电池(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所述安全帽(1)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n所述控制器(5)包括安装盒(6),所述安装盒(6)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8)、存储模块(9)、GPS定位模块(10)、照明灯管理模块(11)和无线通讯模块(12);/n所述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8)与存储模块(9)双向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10)的输出端与处理器(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管理模块(11)的输入端与处理器(8)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管理模块(11)的输出端与照明灯(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2)与处理器(8)双向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所述安全帽(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安全帽(1)的正面且位于蓄电池(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所述安全帽(1)的正面且位于照明灯(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
所述控制器(5)包括安装盒(6),所述安装盒(6)内腔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处理器(8)、存储模块(9)、GPS定位模块(10)、照明灯管理模块(11)和无线通讯模块(12);
所述柔性太阳能发电板(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3)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8)与存储模块(9)双向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10)的输出端与处理器(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管理模块(11)的输入端与处理器(8)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管理模块(11)的输出端与照明灯(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睿刚苏圣博严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