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池喂鱼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池喂鱼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鱼池喂鱼往往都采用人工抛洒鱼饲料的方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鱼池喂鱼装置。一种鱼池喂鱼装置,它包括设置在鱼池上方的送料绞龙、设置在送料绞龙上方的进料暂存斗以及将进料暂存斗与送料绞龙进料端连接的出料控制机构;所述送料绞龙的进料端设置于鱼池一侧的空地上,送料绞龙的末端位于鱼池水面的正上方且高度低于所述进料端的高度,所述送料绞龙的中部和末端分别朝向鱼池水面开设有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的下部出口处均通过合页铰接有一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使得挡料板将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的出口封闭;所述进料暂存斗的顶部设有料斗盖,所述出料控制机构包括圆筒部、固设在圆筒部内的第一圆形板和位于第一圆形板上方的第二圆形板,所述圆筒部上端与进料暂存斗的底部相连通、下端与送料绞龙进料端相连通,第一圆形板沿其圆心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扇形缺口,第二圆形板沿其圆心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扇形缺口,第一扇形缺口和第二扇形缺口的面积相同;第一圆形板的圆心处设有一柱状凸起部,第二圆形板的圆心处设有与柱状凸起部相适配的空缺部,使得第二圆形板套设在第一圆形板上的柱状凸起部上;所述第二圆形板的一侧设有一握把,所述圆筒部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握把滑动的弧形缺口。所述送料绞龙通过多组支撑架固定在鱼池上方。所述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均为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池喂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鱼池(51)上方的送料绞龙(52)、设置在送料绞龙(52)上方的进料暂存斗(53)以及将进料暂存斗(53)与送料绞龙(52)进料端连接的出料控制机构(54);/n所述送料绞龙(52)的进料端设置于鱼池(51)一侧的空地上,送料绞龙(52)的末端位于鱼池(51)水面的正上方且高度低于所述进料端的高度,所述送料绞龙(52)的中部和末端分别朝向鱼池(51)水面开设有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的下部出口处均通过合页(58)铰接有一挡料板(57),所述挡料板(57)与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59)相连接,使得挡料板(57)将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的出口封闭;所述进料暂存斗(53)的顶部设有料斗盖(60),/n所述出料控制机构(54)包括圆筒部(61)、固设在圆筒部(61)内的第一圆形板(62)和位于第一圆形板(62)上方的第二圆形板(63),所述圆筒部(61)上端与进料暂存斗(53)的底部相连通、下端与送料绞龙(52)进料端相连通,第一圆形板(62)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池喂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鱼池(51)上方的送料绞龙(52)、设置在送料绞龙(52)上方的进料暂存斗(53)以及将进料暂存斗(53)与送料绞龙(52)进料端连接的出料控制机构(54);
所述送料绞龙(52)的进料端设置于鱼池(51)一侧的空地上,送料绞龙(52)的末端位于鱼池(51)水面的正上方且高度低于所述进料端的高度,所述送料绞龙(52)的中部和末端分别朝向鱼池(51)水面开设有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的下部出口处均通过合页(58)铰接有一挡料板(57),所述挡料板(57)与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59)相连接,使得挡料板(57)将第一落料口(55)和第二落料口(56)的出口封闭;所述进料暂存斗(53)的顶部设有料斗盖(60),
所述出料控制机构(54)包括圆筒部(61)、固设在圆筒部(61)内的第一圆形板(62)和位于第一圆形板(62)上方的第二圆形板(63),所述圆筒部(61)上端与进料暂存斗(53)的底部相连通、下端与送料绞龙(52)进料端相连通,第一圆形板(62)沿其圆心对称设有一对第一扇形缺口(64),第二圆形板(63)沿其圆心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扇形缺口(65),第一扇形缺口(64)和第二扇形缺口(65)的面积相同;第一圆形板(62)的圆心处设有一柱状凸起部(66),第二圆形板(63)的圆心处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爱民,陈方,易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平湖秋月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