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292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开有管槽,所述管槽的内部焊接有铜管,所述铜管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管槽的外部,所述铜管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板体的两侧开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部设有橡胶块,所述通孔一的内部开有限位槽,所述橡胶块靠近所述限位槽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板体的顶部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通孔一处开有通孔二,所述橡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贯穿所述通孔二且延伸至所述盖板的另一侧。有益效果:该板体与盖板采用氮化铝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热膨胀系数小,具有良好的耐热冲击性,且盖板与板体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
本技术涉及水冷板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电子器械的种类越来越多,体积也在不断的缩小,内部零件也越来越紧凑,但是电子器件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其产生的热量也不易散发,因此需要相应的散热装置对这些器械进行散热,通常散热方式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水冷板便是采用水冷的散热器件,水冷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效率高等特点,但是现如今的水冷板通常盖板与板体之间采用焊接,不仅不方便后续的拆卸,也会造成较大的污染。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开有管槽,所述管槽的内部焊接有铜管,所述铜管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管槽的外部,所述铜管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板体的两侧开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部设有橡胶块,所述通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内部开有管槽(2),所述管槽(2)的内部焊接有铜管(3),所述铜管(3)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管槽(2)的外部,所述铜管(3)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4),所述铜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板体(1)的两侧开有通孔一(6),所述通孔一(6)的内部设有橡胶块(7),所述通孔一(6)的内壁开有限位槽(8),所述橡胶块(7)靠近所述限位槽(8)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圈(9),所述限位圈(9)位于所述限位槽(8)内且与所述限位槽(8)相匹配,所述板体(1)的顶部放置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靠近所述通孔一(6)处开有通孔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内部开有管槽(2),所述管槽(2)的内部焊接有铜管(3),所述铜管(3)的两端均位于所述管槽(2)的外部,所述铜管(3)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4),所述铜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板体(1)的两侧开有通孔一(6),所述通孔一(6)的内部设有橡胶块(7),所述通孔一(6)的内壁开有限位槽(8),所述橡胶块(7)靠近所述限位槽(8)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圈(9),所述限位圈(9)位于所述限位槽(8)内且与所述限位槽(8)相匹配,所述板体(1)的顶部放置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靠近所述通孔一(6)处开有通孔二(11),所述橡胶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顶部贯穿所述通孔二(11)且延伸至所述盖板(10)的另一侧,所述盖板(10)的外表面且靠近所述铜管(3)处开有多个散热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高耐热冲击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顶部且靠近所述通孔一(6)的两侧开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百颗星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