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257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该照明灯包括安设于临停房间内用于照明的照明灯L1,还包括根据照明灯L1临停房间内的声光控制照明灯点亮或者熄灭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模块、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声光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供电电源模块分别与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声光实现照明灯的点亮和熄灭,在夜间有人的情况下才点亮,降低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
技术介绍
照明灯是用于照亮夜晚,便于用户活动。专利申请号2018211436944,专利技术名称为“光控灯”,公开了单片机电连接于所述光敏模块和所述控制开关,以根据所述光敏模块得到对应的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灯体,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处于设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所述灯体得电打开。虽然该专利申请能够根据光照强度开闭照明灯,但是在无人的时候,该照明灯还是呈点亮状态,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包括安设于临停房间内用于照明的照明灯L1,还包括根据照明灯L1临停房间内的声光控制照明灯点亮或者熄灭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模块、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声光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于临停房间内用于照明的照明灯L1,还包括根据照明灯L1临停房间内的声光控制照明灯点亮或者熄灭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模块、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声光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供电电源模块分别与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灯光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于临停房间内用于照明的照明灯L1,还包括根据照明灯L1临停房间内的声光控制照明灯点亮或者熄灭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模块、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声光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供电电源模块分别与声光驱动模块、延时计时模块和照明灯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光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包括:市电220V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和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稳压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4的第一端相连;市电220V的第二端分别与稳压管D3的正极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光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声光模块包括:驻极体话筒MIC的第一端分别与三极管VT1的基极、可调电阻RP的第一端和可调电阻RP的第二端相连,可调电阻RP的第三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光敏电阻R4的第一端和供电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驻极体话筒MIC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一端和供电电源模块的公共端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光敏电阻R4的第二端、电阻R5的第二端和延时计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刘頔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汇锦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