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会议工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舞台会场人数统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会议工程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201720892726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会场人数监控装置”,包括两个人数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单元、播报单元,其中人数检测单元、显示单元、播报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每个人数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所述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包括一个红外发射管和一个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可变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可变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接,红外发射管的负极与地相连接;所述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与电源VCC相连接,红外接收管的发射极通过一电容C1与地相连接,红外接收管的发射极与电容C1之间引出一点A,点A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电源VCC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之间引出一点B,点B通过一反相器ULA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采集人数检测单元输入的电平信号判断有没有人进入会场或离开会场,并统计进入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于舞台会场进出口的红外探测组,红外探测组包括红外第一探测模块和红外第二探测模块,红外第一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红外第二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统计模块的信号输入第一端和统计模块的信号输入第二端相连,统计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于舞台会场进出口的红外探测组,红外探测组包括红外第一探测模块和红外第二探测模块,红外第一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红外第二探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统计模块的信号输入第一端和统计模块的信号输入第二端相连,统计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第一探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第一单元和红外接收第一单元;
红外发射第一单元包括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和电阻R6;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的正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源第一端相连,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的负极与电源第二端相连;红外接收第一单元包括红外第一接收芯片U1和电阻R7;红外第一接收芯片U1的电源端VCC与电源第一端相连,红外第一接收芯片U1的电源地GND与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源第二端相连,红外第一接收芯片U1的电压输出端VOUT与统计模块的信号输入第一端相连;
红外第二探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第二单元和红外接收第二单元;
红外发射第二单元包括红外第二发射灯LED2和电阻R9;红外第二发射灯LED2的正极与电阻R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源第一端相连,红外第二发射灯LED2的负极与电源第二端相连;红外接收第二单元包括红外第二接收芯片U2和电阻R10;红外第二接收芯片U2的电源端VCC与电源第一端相连,红外第二接收芯片U2的电源地GND与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源第二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被红外第一接收芯片U1接收,红外第二发射灯LED2发射的光线被红外第二接收芯片U2接收,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与红外第二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间的间距小于人体宽度;
或/和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与红外第二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平行;
或/和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与红外第二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平行,且平行于地面;
或/和当有人员进入会场时,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被阻挡后;红外第二发射灯LED2发射的光线才被阻挡;当有人员离开会场时,红外第二发射灯LED2发射的光线被阻挡后;红外第一发射灯LED1发射的光线才被阻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市电AC220V、熔断器FU、变压器T1、AC/DC模块H1和稳压模块;
市电AC220V的第一端与熔断器FU的第一端相连,熔断器FU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的输入第一端相连,市电AC220V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的输入第二端相连;
变压器T1的输出第一端与AC/DC模块H1的输入第一端相连,变压器T1的输出第二端与AC/DC模块H1的输入第二端相连;
AC/DC模块H1的输出第一端与稳压模块的输入第一端相连,AC/DC模块H1的输出第二端与稳压模块的输入第二端相连;
稳压模块的输出第一端分别与红外第一探测模块的输入第一端和红外第二探测模块的输入第一端相连,稳压模块的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红外第一探测模块的输入第二端和红外第二探测模块的输入第二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AC/DC模块H1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1;
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输出第一端相连,二极管D4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变压器T1的输出第二端相连;
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和电容C1的第一端分别与稳压模块的输入第一端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稳压模块的输入第二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会议工程系统,其特征在于,稳压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0、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可调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
稳压芯片U0的电压输入端VIN分别与电容C2的第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和AC/DC模块H1的输出第一端相连;稳压芯片U0的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刚,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汇锦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