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193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包括原边开关电路、中心抽头变压器以及副边全波整流电路,原边开关电路预设有电源输入端,原边开关电路与中心抽头变压器的原边耦接,中心抽头变压器的副边包括A端、B端以及C端,B端和C端之间串联副边全波整流电路,B端处还设置有一续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A端耦接,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C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两端输出第一电压,A端和C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两端输出第二电压,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连接处作为接地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变压器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到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进入80年代计算机电源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进入90年代开关电源相继进入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领域,程控交换机、通讯、电子检测设备电源、控制设备电源等都已广泛地使用了开关电源,更促进了开关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现有的开关电源变压器中普遍采用单个变压器绕组得到单个输出电压,通常不能够满足电路对不同规格电压的适配需求,这样为了满足输出不同规格电压的要求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电路设计往往会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包括原边开关电路、中心抽头变压器以及副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开关电路(1)、中心抽头变压器(2)以及副边全波整流电路(3),所述原边开关电路(1)预设有电源输入端,所述原边开关电路(1)与中心抽头变压器(2)的原边耦接,所述中心抽头变压器(2)的副边包括A端(4)、B端(5)以及C端(6),所述B端(5)和C端(6)之间串联所述副边全波整流电路(3),所述B端(5)处还设置有一续流二极管(7),所述续流二极管(7)的正极与B端(5)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7)的负极与C端(6)之间串联有第一电容(8),所述第一电容(8)的两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A端(4)和C端(6)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原边开关电路(1)、中心抽头变压器(2)以及副边全波整流电路(3),所述原边开关电路(1)预设有电源输入端,所述原边开关电路(1)与中心抽头变压器(2)的原边耦接,所述中心抽头变压器(2)的副边包括A端(4)、B端(5)以及C端(6),所述B端(5)和C端(6)之间串联所述副边全波整流电路(3),所述B端(5)处还设置有一续流二极管(7),所述续流二极管(7)的正极与B端(5)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7)的负极与C端(6)之间串联有第一电容(8),所述第一电容(8)的两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A端(4)和C端(6)之间串联有第二电容(9),所述第二电容(9)的两端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的连接处作为接地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全波整流电路(3)包括第三NMOS管(10)、第四NMOS管(11)、第三整流管(12)以及第四整流管(13),所述第三NMOS管(10)的漏极与第三整流管(12)的负极分别与B端(5)耦接,所述第三NMOS管(10)的源极与第三整流管(12)的正极耦接后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11)的漏极与第四整流管(13)的负极分别与C端(6)耦接,所述第四NMOS管(11)的源极与第四整流管(13)的正极耦接后与接地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开关电源的单绕组双电压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开关电路(1)包括第一NMOS管(14)、第二NMOS管(15)、第一整流管(16)、第二整流管(17)、第三电容(18)以及第四电容(19),所述第一NMOS管(14)的漏极和第二NMOS管(15)的源极为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管(16)在第一NMOS管(14)的漏极、源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一整流管(16)的负极与第一NMOS管(14)的漏极耦接,所述第二整流管(17)在第二NMOS管(15)的漏极、源极之间串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延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瑞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