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交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17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交流电机,涉及交流电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电机外壳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机外壳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板连接的若干抗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抗震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交流电机
本技术涉及交流电机生产加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抗震交流电机。
技术介绍
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见直流电机的换向),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交流电机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20世纪80年代初,最大的汽轮发电机已达150万千瓦;交流电机是由美籍塞尔维亚裔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专利技术的。交流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震动的幅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够达到安全要求,而交流电机还会遇到外部震动带来的问题,一些使用在特殊设备上的交流电机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功能,而现有的交流电机的抗震性能较弱,经常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交流电机,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交流电机抗震性能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震交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电机外壳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机外壳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板连接的若干抗震结构。优选的: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套设于电机外壳外壁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弹簧与电机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壁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柱,若干所述导向柱分别贯穿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板上对应导向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向柱滑动贯穿限位孔。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包括圆弧形的第一板、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两端的L型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与第一板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两个竖向排列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U型的定位件、以及在两个第二板上分别设置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件贯穿两个第二板上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的两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件通过螺帽与外螺纹的配合固定在第二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贯穿定位件的U型开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弹簧能够降低安装板传递给电机外壳的震动,而电机外壳收到的震动会通过若干第一弹簧进行分散,使得电机外壳的震动幅度降低,通过设置的限位结构能够加强限位板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抗震交流电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抗震交流电机的侧视图。其中:电机外壳10、底座11、定位板12、安装板20、抗震结构30、限位板31、第一板311、第二板312、限位孔32、第一弹簧33、导向柱34、第二弹簧40、限位结构50、定位孔51、定位件52、外螺纹5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抗震交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0,所述电机外壳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座11,所述电机外壳10的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远离电机外壳10的一端与安装板20连接;所述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40,所述第二弹簧40上远离底座11的一端与安装板20连接;所述电机外壳10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板20连接的若干抗震结构30。优选的:所述抗震结构30包括套设于电机外壳10外壁的限位板31,所述限位板31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弹簧33与电机外壳10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外壳10的外壁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柱34,若干所述导向柱34分别贯穿第一弹簧33,所述限位板31上对应导向柱3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32,所述导向柱34滑动贯穿限位孔32。优选的:所述限位板31包括圆弧形的第一板311、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板311两端的L型的第二板312,所述第二板312与安装板20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33与第一板311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板312上设置有两个竖向排列限位结构50,所述限位结构50包括U型的定位件52、以及在两个第二板312上分别设置的两个定位孔51,所述定位件52贯穿两个第二板312上的两个定位孔51,所述定位件52的两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521,所述定位件52通过螺帽与外螺纹521的配合固定在第二板312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40贯穿定位件52的U型开口。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在使用时,当安装板20发生震动时,一部分的震动力通过第二弹簧40传递给底座11,然后再传递给电机外壳10,第二弹簧40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震动,传递给电机外壳10的震动,电机外壳10会将震动传递给第一弹簧33,通过第一弹簧33再进行分摊,从而降低了电机外壳10受到的震动,定位板12起到了加强电机外壳10与安装板20连接的稳定性的作用。限位结构50中的定位件52与螺母的配合能够使得两个第二板31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交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电机外壳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机外壳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板连接的若干抗震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交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电机外壳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机外壳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板连接的若干抗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交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套设于电机外壳外壁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壁通过若干第一弹簧与电机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壁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柱,若干所述导向柱分别贯穿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板上对应导向柱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导向柱滑动贯穿限位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攀龙周若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天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