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16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设备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盖,在密码锁上输入密码打开箱盖,箱盖打开后向外拉动拉环打开盒盖,此时可以把电池放入电池盒内,电池的放入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向外移动,此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被压缩,当电池完全放入后,电池的尾部与黏性橡胶相接触,粘住电池的尾端,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也穿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电池相接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能够压紧电池,防止电池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解决了电池充电时容易脱落的问题,具有能够稳定固定住电池位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设备的生产与制造
,具体为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可充电电池工厂规模化生产使用的电池设备有两种,一种是预充柜,一种是分容柜,预充柜只有充电功能,可以对每排电池进行设定电流和时间的充电,每排电池有着独立的控制电路;分容柜具有可编程功能,可以对整个充电柜进行同一个程序的控制,对单个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对电池进行容量的测试和筛选,无论使用哪种充电柜对电池进行充放电,都需要把电池卡在充电盒内,稳定的固定住电池的位置,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电池柜的固定结构都不是很稳定,不能适用不同大小的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电池脱落的情况,影响电池的正常测试,因此,如何能够稳定的固定住电池的位置,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具备能够稳定固定住电池位置的优点,解决了电池充电时容易脱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能够稳定固定住电池位置的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3),所述箱体(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盖(4),所述箱盖(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密码锁(5),所述密码锁(5)的右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箱盖(4)的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垫(7),所述箱盖(4)的背面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8),所述箱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极(9),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总正极(10),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总负极(11),所述总负极(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盒(16),所述电池盒(16)的正面铰接有盒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电池串联充放电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3),所述箱体(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盖(4),所述箱盖(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密码锁(5),所述密码锁(5)的右侧设置有把手(6),所述箱盖(4)的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垫(7),所述箱盖(4)的背面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8),所述箱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极(9),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总正极(10),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总负极(11),所述总负极(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盒(16),所述电池盒(16)的正面铰接有盒盖(12),所述盒盖(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环(13),所述盒盖(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4),所述电池盒(16)的外部开设有插槽(15),所述电池盒(16)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充电正极(17),所述充电正极(17)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23),所述充电正极(17)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柱(21),所述电池盒(1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充电负极(18),所述充电负极(18)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泛恩汇正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