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正反插的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包括插头端和插座端,还设有触头引出线配置,插头端和插座端可以彼此配合对插以完成电源输送或数据传输,插头端和插座端各自具有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插头端和插座端对插时,若插头端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与插座端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未彼此配合对插,则无法传输信号或不能满足需要传输信号的使用需求。目前,插头端和插座端对插时只能采用正插,若反插,则会无法传输信号或不能满足需要传输信号的使用需求,从而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可实现0度与180度对插时信号传输,解决连接器不能反插导致使用不便的情况,且该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及防水性能优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端和插座端,插头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包括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端和插座端,插头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纳部和罩部,所述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周围,所述第一收纳部内设有公电源端子,所述罩部与所述第一收纳部之间设有对称的第一对接区和第二对接区,所述第一对接区和所述第二对接区分别设有n个公信号端子,/n所述插座端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收纳部和与所述罩部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的周围,所述第二收纳部内设有母电源端子,所述配合部设有n个母信号端子和具有避让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端和插座端,插头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一嵌合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收纳部和罩部,所述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的周围,所述第一收纳部内设有公电源端子,所述罩部与所述第一收纳部之间设有对称的第一对接区和第二对接区,所述第一对接区和所述第二对接区分别设有n个公信号端子,
所述插座端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收纳部和与所述罩部相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部的周围,所述第二收纳部内设有母电源端子,所述配合部设有n个母信号端子和具有避让空间的避空部,
所述插头端和所述插座端在对接状态时,所述公电源端子与所述母电源端子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区中的公信号端子与所述母信号端子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第二对接区中的公信号端子位于所述避空部;所述插头端和所述插座端任意一者旋转180度再进行对接时,所述公电源端子与所述母电源端子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第二对接区中的公信号端子与所述母信号端子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区中的公信号端子位于所述避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具有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四边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明,刘坤杰,杨磊,汪智超,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