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86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包括外固定部、中框和内框,所述的内框中部开设与镜片配合的透光孔,所述内框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一扭臂与中框连接以使内框能够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所述中框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二扭臂与外固定部连接以使中框能够沿着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与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能够沿着两个相互独立而不干扰影响的旋转轴线进行偏转,旋转轴线不会发生偏移,能有效提高振动稳定性和精度,提高解析度的同时保障解析度的稳定性,确保光纤投影位置的稳定,提高投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学投影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
技术介绍
光学投影系统向着高解析度、体积小、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有光学投影系统设计将微型晶片面板的影像,经棱镜、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镜头投射至投影布幕,其中,投影光线行进中会穿过致动器内的镜片,并且经由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进行快速的反复振动(改变投射位置),凭借不断的改变影像的所在位置,以增加解析度。而现有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振动稳定性差、精度低,不同方向上的旋转振动会产生相互干扰,振动误差大,导致解析度不稳定,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增加投影系统的解析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解决目前技术中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振动稳定性差、误差大,解析度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包括外固定部、中框和内框,所述的内框中部开设与镜片配合的透光孔,所述内框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一扭臂与中框连接以使内框能够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所述中框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二扭臂与外固定部连接以使中框能够沿着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与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具有夹角。本技术所述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能够以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以及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为旋转轴线进行偏转,最终实现悬吊组件上的镜片的投射角度的改变,并且在两个旋转轴线上的偏转相互独立而不会互相干扰影响,当内框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时,内框不会带动中框沿着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并且,中框沿着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时,中框不会带动内框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并且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轴线以及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轴线不会发生偏移,从而能有效提高振动稳定性和精度,提高解析度的同时保障解析度的稳定性,确保光纤投影位置的稳定,提高投影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两个旋转轴线上的偏转对彼此的干扰影响,当有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的周向上的作用力驱动内框时,内框以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为旋转轴向进行偏转,此时的偏转作用力正好沿着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方向所在平面,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第二扭臂发生扭转,确保只会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的周向发生振动,从而提高偏转的稳定性和精度,能够精确的改变影像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扭臂为沿着两个第一扭臂连线方向布置的直线筋条,所述的第二扭臂为沿着两个第二扭臂连线方向布置的直线筋条,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占用空间小,加工方便、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内框上设置了用于安装线圈组件的安装位一,所述安装位一位于着第一扭臂连线方向的侧向上,所述中框上设置了用于安装线圈组件的安装位二,所述安装位二位于着第二扭臂连线方向的侧向上,线圈组件的通断电切换实现与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上固定设置的磁力件相吸或相斥,从而对悬吊组件产生偏转作用力,安装位一上的线圈组件驱动内框沿着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而安装位二上的线圈组件则驱动中框沿着量个第二扭臂的连线进行偏转,最终实现内框上的镜片在三维方向上的振动变化。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固定部、中框、内框、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为金属片冲裁而成的一体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加工方便、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的中框、内框上分别都设置有若干加固用的翻折边,提高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形变,提高振动稳定性和精度,优化投影画面解析度。进一步的,所述翻折边的其中若干个靠近第一扭臂并且垂直于两个第一扭臂的连线方向,所述翻折边还有其中若干个靠近第二扭臂并且垂直于两个第二扭臂的连线方向,第一扭臂、第二扭臂与中框、内框的连接处最易变形、破损,利用翻折边提高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变形或断裂等状况,提高振动稳定性和精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部上设置用于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在第二扭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能有效提高第二扭臂处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形变、移位的状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能够沿着两个相互独立而不干扰影响的旋转轴线进行偏转,旋转轴线不会发生偏移,能有效提高振动稳定性和精度,提高解析度的同时保障解析度的稳定性,确保光纤投影位置的稳定,提高投影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学致动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光学致动器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结构稳定性好、强度高,不同方向上的扭转振动不会相互产生干扰,振动稳定性好、精确度高,能够稳定的提高解析度。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主要包括外固定部11、中框12和内框13,所述的内框13中部开设与镜片配合的透光孔14,所述内框13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一扭臂15与中框12连接以使内框13能够沿着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进行偏转,所述中框12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二扭臂16与外固定部11连接以使中框12能够沿着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进行偏转,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方向以及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方向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旋转轴线,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方向以下简称为第一旋转轴线,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方向以下简称为第二旋转轴线,内框13沿着第一旋转轴线的偏转动作与中框12沿着第二旋转轴线的偏转动作相互独立而不互相干扰影响,从而保障偏转振动的稳定性和精度。第一扭臂15、第二扭臂16所需要具有的功能是能够分别沿着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的周向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沿着第一旋转轴线、第二旋转轴线的偏转振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扭臂15为沿着两个第一扭臂15连线方向布置的直线筋条,所述的第二扭臂16为沿着两个第二扭臂16连线方向布置的直线筋条,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第一扭臂15、第二扭臂16还可采用其他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周向的弹性形变即可,例如第一扭臂15、第二扭臂16呈L形、S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外固定部11、中框12、内框13、第一扭臂15和第二扭臂16为金属片冲裁而成的一体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加工方便,并且在中框12、内框13上分别都设置有若干加固用的翻折边17,提高结构强度,避免出现变形,提高振动稳定性和精度;第一扭臂、第二扭臂与中框、内框的连接处在扭转振动时最易发生变形、破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固定部(11)、中框(12)和内框(13),所述的内框(13)中部开设与镜片配合的透光孔(14),所述内框(13)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一扭臂(15)与中框(12)连接以使内框(13)能够沿着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进行偏转,所述中框(12)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二扭臂(16)与外固定部(11)连接以使中框(12)能够沿着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进行偏转,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与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具有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固定部(11)、中框(12)和内框(13),所述的内框(13)中部开设与镜片配合的透光孔(14),所述内框(13)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一扭臂(15)与中框(12)连接以使内框(13)能够沿着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进行偏转,所述中框(12)的两对侧分别通过第二扭臂(16)与外固定部(11)连接以使中框(12)能够沿着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进行偏转,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与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扭臂(15)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扭臂(16)的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扭臂(15)为沿着两个第一扭臂(15)连线方向布置的直线筋条,所述的第二扭臂(16)为沿着两个第二扭臂(16)连线方向布置的直线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13)上设置了用于安装线圈组件(3)的安装位一(19),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波肖适尹蕾江滔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