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85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所述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所述凸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凸透镜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凹透镜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凹透镜和凸透镜可以弥补光电传感器与已有的透光孔之间的间隙,有效缩短光电传感器至主板的距离,同时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性便可实现光线的采集。

Optic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适应电子设备产品全面屏的发展趋势,如图1-1所示,用于电子设备产品上的光学模组10的布局位置被调整隐藏到显示屏11的下方,或者如图1-2所示,沿显示屏11与中框12的侧缝设置。对于上述两种布置在不同位置的光学模组,为了保证光学模组接收到充足的外部光线,光学模组的受光面通常靠近显示屏11,光学模组10距离主板13的距离较大,光学模组10与主板13需要通过较长的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或较厚的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进行电连接。然而,上述的光学模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学模组与主板之间存在较长的电信号传输路径,因此容易产生信号的耦合干扰,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尤其当光学模组靠近显示屏与中框侧缝的天线时,容易导致降低天线接收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模组与主板之间存在较长的电信号传输路径,容易产生信号的耦合干扰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所述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所述凸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板、显示屏和前述任一种光学模组;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主板上,所述聚光器的凹透镜一端与所述显示屏的采光孔对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凸透镜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凹透镜与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凹透镜和凸透镜可以弥补光电传感器与已有的透光孔之间的间隙,有效缩短光电传感器至主板的距离,同时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性便可实现光线的采集。附图说明图1-1是现有技术的光学模组的一种安装示意图;图1-2是现有技术的光学模组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应用于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等。下面通过列举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20和聚光器21;所述聚光器21的一端为凸透镜211,另一端为凹透镜212;所述凸透镜211与所述光电传感器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透镜212与所述光电传感器20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20和聚光器21。光电传感器20为利用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器件。聚光器21为导光器件,可以为玻璃或者树脂等折射率高于空气的材料制成的导光器件。该聚光器21的一端为凸透镜211,另一端为凹透镜212。将凸透镜211靠近光电传感器20设置,则凹透镜212一端远离光电传感器20。凸透镜211与光电传感器20之间的距离小于凹透镜212与光电传感器20之间的距离。外部光线照射向光电传感器20的受光面时,光线先穿过凹透镜212,由于凹透镜212具有发散作用,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因此,通过凹透镜212可以接收视角范围更大的光线。穿过凹透镜212的光线继续照射在凸透镜211上,由于凸透镜211具有汇聚作用,因此,当光线从凸透镜211射出照射到光电传感器20的受光面时,光线可以汇聚在受光面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在光电传感器的受光面一侧设置有聚光器可以引导光线的传播,避免光线传播过程中的损耗,从而可以弥补光电传感器与已有的透光孔之间的间隙,有效缩短光电传感器至主板的距离,同时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性便可实现光线的采集。可选的,参照图2,所述凸透镜211的主光轴与所述凹透镜212的主光轴重合。具体而言,为了适应光电传感器与透光孔同轴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的聚光器21可以为一圆柱筒状结构,该圆柱筒的一端为凸透镜211,相对的另一端为凹透镜212,那么凸透镜211的主光轴与凹透镜212的主光轴重合,入射的光线经过凹透镜212之后不经反射便可照射在凸透镜211上。可选的,参照图3,所述凸透镜211的主光轴与所述凹透镜212的主光轴平行。具体而言,有些时候,出于电子设备实际布局空间的局限性,光电传感器与透光孔无法做到同轴对准,即就是光电传感器与透光孔会偏置设置,因此,如图3所示,可以将凸透镜211的主光轴与凹透镜212的主光轴平行设置,那么光线射入的凹透镜212可以相对于光线射出的凸透镜211偏移一端距离。这样的聚光器21能够更好地适应光电传感器与透光孔偏置的结构。可选的,参照图3,所述凸透镜211与所述凹透镜212之间包括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反射镜213和第二反射镜214;所述第一反射镜213与所述第二反射镜214的反射面彼此相对。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凸透镜211的主光轴与凹透镜212的主光轴不在同一条线上且相互平行时,为了确保凹透镜212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到凸透镜211中,在凸透镜211与凹透镜212之间设置有反射部,该反射部包括第一反射镜213和第二反射镜214两块反射镜,第一反射镜213和第二反射镜214可以为全反射镜、平面镜或者镀层反射膜。第一反射镜213和第二反射镜214平行设置,两块镜子的反射面彼此相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射镜213、第二反射镜214以及凸透镜211和凹透镜212所围成的区域可以是真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n所述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n所述凸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电传感器和聚光器;
所述聚光器的一端为凸透镜,另一端为凹透镜;
所述凸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透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所述凹透镜的主光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所述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与所述凹透镜之间包括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彼此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或双凸透镜,所述凹透镜为平凹透镜或双凹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凸透镜凸出的一面朝向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受光面;
所述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军孙辛泉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