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85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包括基板,此基板上表面中部具有一供外壳的凸起部嵌入的沉槽,所述沉槽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上表面与外壳的主体部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一供外壳的头部嵌入的矩形凹槽,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顶针,此顶针与外壳上的通孔对应设置并用于嵌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凸台上并位于矩形凹槽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有一扇形槽,所述基板的主体部内嵌设置有若干磁石,此若干磁石均匀排布于基板的主体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为外壳提供了限位,保证外壳在治具上的位置精度,还可以防止进入螺丝孔内而造成最终成品的异常,保证了最终成品的质量。

Assembly fixture for optical module of optical trans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属于光收发模块加工

技术介绍
光收发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其发送部分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其接受部分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后输出相应码率的电信号。在光收发模块组装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目前在点胶的工序中,尚没有专门的固定治具,OP点胶时,模块的外壳直接放在工作台面上进行点胶和后续组装,拿取不方便,还容易与其与零部件混淆,影响到工作效率,且在点胶时容易将散热胶点入外壳上的螺丝孔内,造成异常,影响最终光收发模块成品的质量。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光收发模块外壳的固定装置,辅助光收发模块完成组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该固定治具既为外壳提供了限位,保证外壳在治具上的位置精度,还可以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光收发模块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头部(101)和主体部(102),所述主体部(102)靠近头部(101)一端的下表面具有一向下的凸起部(103),所述主体部(102)上表面具有一散热区(104),位于此散热区(104)两侧的主体部(102)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05);/n所述治具包括基板(1),此基板(1)上表面中部具有一供外壳(10)的凸起部(103)嵌入的沉槽(2),所述沉槽(2)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二凸台(4)的上表面与外壳(10)的主体部(102)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组装治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光收发模块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头部(101)和主体部(102),所述主体部(102)靠近头部(101)一端的下表面具有一向下的凸起部(103),所述主体部(102)上表面具有一散热区(104),位于此散热区(104)两侧的主体部(102)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05);
所述治具包括基板(1),此基板(1)上表面中部具有一供外壳(10)的凸起部(103)嵌入的沉槽(2),所述沉槽(2)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台(3)和第二凸台(4),所述第二凸台(4)的上表面与外壳(10)的主体部(102)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上开有一供外壳(10)的头部(101)嵌入的矩形凹槽(5),此矩形凹槽(5)与所述沉槽(2)连通,所述矩形凹槽(5)的三个侧壁表面均与外壳(10)的头部(101)接触连接;
所述第二凸台(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顶针(6),此顶针(6)与外壳(10)上的通孔(105)对应设置并用于嵌入所述通孔(105)内;
所述第二凸台(4)上并位于矩形凹槽(5)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有一扇形槽(7),此扇形槽(7)于所述矩形凹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飞
申请(专利权)人:众达光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