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重力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高温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温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在超重力环境下给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样品高温加热。
技术介绍
高压涡轮工作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服役时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交变负载等耦合加载条件下,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的转动部件,其使用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性能。服役时涡轮工作叶片绕发动机轴线高速旋转,其作用是利用燃气膨胀做功,将燃气的位能和热能转换为转子的机械功,所以服役过程中涡轮工作叶片主要承受离心载荷、热载荷、气动载荷和振动载荷的耦合作用。离心载荷产生的离心应力,属于体积力,使积叠线与径向线不完全重合的弯扭结构叶片,同时产生径向拉应力、扭转应力和弯曲应力。热载荷产生的热应力与几何约束密切相关,几何约束越多,热应力越大。气动载荷产生的气动力,是一种表面分布压力,属于面积力,作用在叶片各个表面,沿叶高和叶宽方向呈不均匀分布。因此,涡轮工作叶片在径向拉应力、扭转应力、弯曲应力和热应力的耦合作用下同时发生剪切变形、拉伸变形和扭曲变形,这显然不同于实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重力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高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高温加热装置固定于超重力实验舱中,所述的高温加热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连接的上炉体、中炉体、下炉体以及隔热保温层(16)、高强度炉管(17)、发热体(18)和炉体承载体(19);/n上炉体主要由上隔热盖(1)、上腔体外壳(2)、上腔体中壳(3)、上腔体隔热层(4)、上腔体下固定盖(5)组成,上腔体外壳(2)、上腔体中壳(3)、上腔体隔热层(4)分别从外到内安装形成上炉三层结构,上隔热盖(1)和上腔体下固定盖(5)分别安装于上炉三层结构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上炉三层结构固定连接,上腔体外壳(2)和上腔体中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力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高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温加热装置固定于超重力实验舱中,所述的高温加热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连接的上炉体、中炉体、下炉体以及隔热保温层(16)、高强度炉管(17)、发热体(18)和炉体承载体(19);
上炉体主要由上隔热盖(1)、上腔体外壳(2)、上腔体中壳(3)、上腔体隔热层(4)、上腔体下固定盖(5)组成,上腔体外壳(2)、上腔体中壳(3)、上腔体隔热层(4)分别从外到内安装形成上炉三层结构,上隔热盖(1)和上腔体下固定盖(5)分别安装于上炉三层结构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上炉三层结构固定连接,上腔体外壳(2)和上腔体中壳(3)之间以及上腔体中壳(3)和上腔体隔热层(4)之间均有间隙作为空气隔热层;
中炉体主要由中隔热盖(6)、中腔体外壳(7)、中腔体中壳(8)、中腔体隔热层(9)、中腔体下固定盖(10)组成,中腔体外壳(7)、中腔体中壳(8)、中腔体隔热层(9)分别从外到内安装形成中炉三层结构,中隔热盖(6)和中腔体下固定盖(10)分别安装于中炉三层结构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中炉三层结构固定连接,中腔体外壳(7)和中腔体中壳(8)之间以及中腔体中壳(8)和中腔体隔热层(9)之间均有间隙作为空气隔热层;上炉体的上腔体下固定盖(5)和中炉体的中隔热盖(6)之间固定连接;
下炉体主要由下隔热盖(11)、下腔体外壳(12)、下腔体中壳(13)、下腔体隔热层(14)、下腔体下固定盖(15)组成,下腔体外壳(12)、下腔体中壳(13)、下腔体隔热层(14)分别从外到内安装形成下炉三层结构,下隔热盖(11)和下腔体下固定盖(15)分别安装于下炉三层结构的上端和下端使得下炉三层结构固定连接,下腔体外壳(12)和下腔体中壳(13)之间以及下腔体中壳(13)和下腔体隔热层(14)之间均有间隙作为空气隔热层;中炉体的中腔体下固定盖(10)和下炉体的下隔热盖(11)之间固定连接;
炉体承载体(19)置于下炉体的下腔体隔热层(14)底部,高强度炉管(17)置于炉体承载体(19)上,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华,谢亚丹,林伟岸,蒋建群,张泽,陈云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